三斑天竺鲷

三斑天竺鲷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三斑天竺鲷 

俗名 大面侧仔、大目侧仔

命名者 Cuvier, 1828 

科目英文 Apogonidae  

科目 天竺鲷科 

最大长度 14.16 cm 

观赏鱼类 否  

是否有毒 否 

三斑天竺鲷
三斑天竺鲷

食用鱼类 是  

经济鱼类 否

栖息深度 1-34公尺  

三斑天竺鲷 -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三斑天竺鲷 - 地理分布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由琉球群岛、台湾至大堡礁海域,东至马歇尔群岛。台湾东部及澎湖海域有分布。 

三斑天竺鲷 - 栖息环境

礁区、近海沿岸

三斑天竺鲷 - 形态特征

体长圆而侧扁。头大。吻长。眼大。前鳃盖后缘呈锯齿,主上颌骨达眼睛中心下方;尾鳍呈叉状。D. VI-I,9;A. II,8;P. 14;GR. (3-4),11-12+1+3,(2);HL. 2.58-2.59;BD. 2.81 -2.96in SL;SnL. 4.00-4.50;ED. 2.49-2.65 in HL。浸泡福尔马林体色红棕;体侧有两条暗棕色横带:第一条自第一背鳍前部到腹部,而第二条自第二背鳍基底末端到臀鳍末端,此外在第二背鳍起点处另有一短横斑;尾柄中央有一小眼点。每一背鳍有暗棕色带;腹鳍透明;尾鳍暗。本种和垂带天竺鲷(A. cathetogramma)之区别在于后者第二横带源自第二背鳍起端,且第一背鳍硬棘VII。

三斑天竺鲷 - 特点

背鳍Ⅵ,Ⅰ-9;臀鳍Ⅱ-8;胸鳍13;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27。鳃耙4+16。标本体长86mm,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2.7倍。头长为吻长3.7倍,为眼径3.2倍。体近椭圆形,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口裂斜,上颌骨末端伸达瞳孔中央下方。上下颌、犁骨、腭骨齿细小。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尾柄细长,尾鳍叉形。液浸标本体棕灰色,第1背鳍基底前部、第2背鳍基底后部各有一黑斑条。头侧鳃盖上有一圆形黑斑。为暖水性小型海洋鱼类。分布于中国西沙群岛、台湾;太平洋西部从印度尼西亚至菲律宾一带海域。 

三斑天竺鲷 - 栖所生态

本鱼栖息于近海珊瑚礁区,白天躲藏洞穴中,夜间出来觅食,属肉食性。繁殖期时,雄鱼具有口孵习性,卵约7日化成仔鱼,由雄鱼吐出,具短暂的仔鱼飘浮期。

三斑天竺鲷 - 渔业方法

无任何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