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牛蒡

别名西洋牛蒡婆罗门参

英文名Tragopogon Linn.

拉丁名Tragopogon

科属:菊科、婆罗门参属

分布原产欧洲南部的希腊、意大利等,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欧美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只有零星栽培,近几年北京特菜生产基地开始种植栽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根茎类蔬菜。

简介

菊牛蒡salsify),别名西洋牛蒡婆罗门参。为菊科婆罗门参属,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可煮食或切成小片煎食,嫩叶也可生食。原产欧洲南部的希腊意大利等地,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欧美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只有零星种植,近北京特菜生产基地开始种植栽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根茎类蔬菜。

形态特征

白婆罗门参 菊科(compositae)婆罗门参属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TragopogonporrifoliusL.,别名西洋牛婆罗门参蒡。染色体数2n=2x=12。肉质根可煮食或节成小片裹面煎食,嫩叶也可生食。原产欧洲南部的希腊、意大利等地,有200多年栽培历史,欧、美洲的国家栽培较多,中国很少种植。肉质根长圆锥形,长约33cm,直径3.5cm左右,皮黄白色,平滑。叶细长、暗绿色,切伤后流出白色汁液,有似牡蛎的气味。翌春抽生花茎,先端丛生紫花。种子细长,两端尖,种皮粗糙,黄褐色。株高20-40厘米,叶细长蛇曲,先端渐尖。茎和叶基披白色细毛。花序梗极为膨大,花浅紫红色,花期5月上旬至中旬。全疆有分布.生长于草地田埂渠旁.

黑婆罗门参(鸦葱)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植株无毛。根粗,直立,根颈处常分枝形成地下直立或斜上升的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外被深褐色的残存叶柄所成粗纤维。茎单生或数个内层条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膜质边缘较宽,无毛,舌状花黄色,干时淡紫红色,长约16mm,舌片长约8mm,深色脉纹清楚,前断齿裂。瘦果(未熟)无毛,或于上端冠毛之下有一圈毛,平坦或有小疣;冠毛淡黄褐色,长约8mm,羽毛状,上部1/3粗糙。花期6-7月。丛生,直立或外倾。基生叶多数,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8mm,顶端渐尖,有的外弯,全缘,平或略皱曲,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柄,叶柄基部渐宽成鞘状,白色,抱茎,茎生叶苞片状,1-3枚,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cm,或更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钟状柱形,长15-18mm,总苞片4-5层,外层小,三角状卵形,长约5mm,

婆罗门参适应性强,耐寒,喜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一般于春季播种,平畦或栽培,播种后稍加镇压,并浇水,然后覆盖稻草等保墒。出苗揭去盖草,间苗2次,并按25cm左右的株距定苗。生长期应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8月份可开始采收,但产量较低;一般于11月上旬叶枯后收获。根部耐寒性强,冬前不收获者,可培土保护安全越冬。于冬前收获时选根形整齐的植株作种株,并按行距80cm,株距33cm随即定植于采种田,培土保护。翌春除去盖土,进行中耕、追肥、浇水等管理。种株抽薹后须支架防倒伏,除去下部弱枝,留上部花枝开花、结子。种子成熟后,搓去种子上的冠毛,清选后贮存。 桃叶鸦葱 黑婆罗门参(鸦葱) 菊科,鸦葱属,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植株无毛。根粗,直立,根颈处常分枝形成地下直立或斜上升的根状茎,分枝或不分枝,外被深褐色的残存叶柄所成粗纤维。茎单生或数个丛生,直立或外倾。基生叶多数,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8mm,顶端渐尖,有的外弯,全缘,平或略皱曲,基部渐窄成不明显的柄,叶柄基部渐宽成鞘状,白色,抱茎,茎生叶苞片状,1-3枚,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cm,或更小。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总苞钟状柱形,长15-18mm,总苞片4-5层,外层小,三角状卵形,长约5mm,内层条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膜质边缘较宽,无毛,舌状花黄色,干时淡紫红色,长约16mm,舌片长约8mm,深色脉纹清楚,前断齿裂。瘦果(未熟)无毛,或于上端冠毛之下有一圈毛,平坦或有小疣;冠毛淡黄褐色,长约8mm,羽毛状,上部1/3粗糙。花期6-7月。

生长环境

1. 菊牛蒡性喜冷凉气候,抗寒能力强。在哈尔滨露地可以安全越冬,属于耐寒植物。适合发芽的温度20~26℃,适合生长的温度16~24℃。肉质根的生长需要温和湿润环境。
 2.喜充足的阳关。阳光太弱,植株地上部生长不良,有机营养积累少,不利于肉质根的生长。菊牛蒡属长日照蔬菜植物。在哈尔滨,菊牛蒡的花期在翌年的6月。在华北,如果菊牛蒡定植过早,一旦低温期过长,菊牛蒡通过了春化阶段,当年就会出现早期未熟抽薹现象。
    3.土壤和水分 喜欢耕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土壤耕层浅、干旱或板结、有砾石,肉质根难以伸长,或发生歧根现象。适合菊牛蒡生长的土壤PH6.5~7.5。

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北方可在早春至夏初播种。例如哈尔滨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温床育苗,或5月份于露地直播;华北地区可在4~6月露地直播。前茬地宜选择瓜类、豆类、葱蒜类和茄果类作物进行种植。
    2.播种与育苗:营养土育苗。育苗床要求土壤厚度10~15厘米。条播,行距4~5厘米。播种深度1.5~2厘米。播种量10~15克/平方米。发芽期,保持床温20℃,6~8天出苗。出苗后,适当降温,以防幼苗徒长。苗期,保持气温白天18~23℃,夜间10~12℃,床温15℃。苗期要注意防治猝倒病的立枯病,以及蝼蛄。当幼苗展开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于露地。苗龄30~35天。
    若露地直播,则以条播的方式进行。行距20~25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保持土壤湿润,7~10天出齐苗。二叶期间苗成株距7~9厘米,三叶期至四叶期,定苗成株距15~20厘米。
    3.整地和定植:定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然后耙平,做畦。畦宽90~100厘米,4行定植,株距15~20厘米。定植期哈尔滨在5月下旬至6月初。定植宜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
    4.施肥灌水:整地时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3千克/平方米,磷酸二氢铵25~30克/平方米,硫酸钾15克/平方米。土壤过酸,还应施用石灰。定植后每隔10~15天,追施稀粪(1:8~10)1次。在莲座前期,追施磷钾复合肥1次。在肉质根膨大中期,再追施磷钾复合肥1次。营养生长期要满足水分的供应,不要缺水。但肉质根膨大后期,供水不可过多,否则,容易裂根。以保持土壤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宜。
    5.中耕除草:定植后7~10天,中耕松土1次。在整个营养生长期内,要经常中耕除草,防止草荒。封垄前最好中耕3次。后2次,可锄地5厘米。松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和肉质根的膨大。

    6.采收:当菊牛蒡肉质根直径达3厘米后,陆续采收。收获可一直持续到上冻前。收获时,适当深挖。要防止肉质根被弄断、弄伤。如果不把肉质根从田里起出,那么,菊牛蒡在露地可以安全越冬。若在上冻前肉质根全部收获、入窖贮藏,则可供整个冬春食用。一般产量2~4千克/平方米。

病害防治

菊牛蒡几乎无病害发生,但有时会遭受蚜虫的迫害。当发生蚜虫为害时,应尽早使用农药防治。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6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叶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