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点红蚧

壳点红蚧 -简介 

壳点红蚧壳点红蚧

科名:红蚧科
科拉丁名:kermesidae
种名:壳点红蚧
种拉丁名:Kermes miyasakii Kuwana
国内分布:山东、江苏、河南、贵州、陕西、辽宁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壳点红蚧 -形态特征 

壳点红蚧壳点红蚧

成虫雌虫球形,直径3一5.5mm,黄褐一黑色;淡色个体可见有几条黑色横纹或黑点组成的横纹;背中央的乳状突上附有头盔状的3龄若虫蜕;臀部硬化突呈指状,并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触角和足退化为雏形;未硬化雌成虫的显微特征是背面有许多按体节排列的凹疤;背中央有10多根律状刺。雄虫红褐色;体长1.6—1.9mm,中胸宽0.5-0.56mm,翅展2.8-3.2mm;5对单眼黑褐色;黑褐色的中胸背板中部有两块白色膜质区;触角丝状10节;足发达,密生刚毛和感觉毛;前规白色透明,纵脉2条,纺锤形平衡律上有瑞钩毛1根;腹部每节背毛1对、背侧毛2对。卵 长椭圆形,035mm×0.15mm;乳黄~淡橙红色,近孵化时可见黑色眼点。若虫1龄若虫淡红褐色,0.46min×0.2mm;2条白色臀瓣刺毛长0.2mm;触角6节;口器和足发达。2龄若虫发生雌雄分化,雄若虫凸椭圆形;触角7节;体被白色蜡粉;臀瓣不明显,并分泌白色蜡丝营茧。雌若虫扁平椭圆形;触角6节;无白色蜡粉,体缘有白色蜡缘刺;臀瓣明显。3龄雌若虫半圆形,臀瓣逐渐退化。雄蛹在白色扁长圆形的革内,茧后端有横羽化裂口。预蛹红褐色,长椭圆形,触角、足和翅均为雏形。蛹期的触角和足均可见分节。

壳点红蚧 -生物学特性 

壳点红蚧壳点红蚧

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雌、雄分群越冬;雌若虫群聚在枝干裂缝、伤疤和细枝基叉处,雄若虫则群集在粗枝干的裂缝及伤疤处。在山东省泰安市调查,翌年3月下旬平均气温9℃左右时2龄雄虫爬到雌虫附近分泌白色蜡丝做茧,在茧内脱皮为预蛹,2-3天后再脱皮进入蛹期。5月上旬雄虫开始羽化。羽化标志是从茧后端的横裂处伸出两条白色蜡丝。清晨或回落时,雄虫从茧后端退出、爬行,短距离飞翔寻找配偶。越冬雌若虫于4月中旬平均气温11℃左右时(奇主展叶期),脱皮进入3龄期。10—13天后,雌若虫脱皮进入成虫期。此次脱皮方式独特,蜕在头部裂开,腹皮向后推绩并在体缘与背皮裂开,最后成虫体背保留3龄若虫灰褐色的头盔状背壳,而腹蜕则一直脱到尾端,2-3天后成虫分泌一滴蜜露将腹蜕项落,此时标志着性已成熟,等待交尾受精。雄成虫羽化期非常集中,出苗后寿命1天左右,交尾多在8时和14-16时进行。壳点红饿不能孤雌生殖,林间用纱网隔离的雌成虫,因不能与雄虫交尾,臀部逐渐上翘,臀部腹面向后突出,最终不能繁殖后代。受精后雌虫体背迅速隆起呈球形,5月中旬孕卵,5月下旬平均气温21℃左右时是产卵、孵化盛期。卵产于母体凹陷的腹腔内,腹腔内泌有许多白蜡粉使卵不能粘结成块,以利于孵化。平均产卵量1800粒/头,卵期2—4天。若虫孵化后爬出母体腹腔,但遇大风、雨时,可在母体下待1—2天。1龄若虫爬行寻找枝干裂缝、伤疤处群集固定吸食奇主汁液,6月中旬体背分泌4行白色透明的蜡块覆盖虫体,进入越复滞育期。11月旬平均气温6.5℃左右时,l龄若虫恢复取食,并脱皮为2龄若虫,2龄雄虫原处不动进入越冬期,2龄雌虫则寻找新的枝干裂缝、伤疤和细核基叉处固定越冬。

壳点红蚧 -防治方法

1.营林技术防治(1)更新栗园衰老植株,加强管理;结合栗树修技于栗红阶孵化前剪去带虫技或刮除枝上雌虫。(2)在柞蚕区冬季或初春剪除株树上有虫枝条,不仅可消灭泰山红故,还可使柞岚复壮更新。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如芽技状枝胞霉菌、黑线红瓢虫、蒙古光瓢虫、红点唇瓢虫、中华草蛉、红绒象。

3.化学防治(1)应用40%乐果乳油原液涂于栗树树干两侧已削去粗皮露出韧皮的部分,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扎紧,以杀死越冬后出蛰的若虫。(2)对壳点红机泰山红协及日本巢红故在雄虫羽化盛期即雄茧后端露出2条白蜡丝的个体达30%左右时可用洗衣粉800—1000倍液喷射奇主树干或地面上的雄茧,以使雄虫无法出茧,还可杀死蛹,从而使雌虫无法受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