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菖蒲

藏菖蒲

  【中药名】藏菖蒲 zangchangpu

  【别名】水菖蒲、白菖蒲、臭蒲、泥菖蒲、大菖蒲。

  【英文名】Acori Calami Rhizoma。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较高大,根茎粗壮,直径1~1.5厘米,外皮棕褐色或黄白色,有浓烈香气。叶剑形,二列式排列,基部相互包围,长50~150厘米,宽6~15毫米,中脉明显。花茎高6~30厘米,佛焰苞叶状;肉穗花序长4~9厘米,直径6~12毫米。花期6~7月,果期8月。

  【产地分布】生于沼泽、溪旁及水稻田边。分布于湖北、湖南、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厘米,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辛。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无归经。

  【功效与作用】温胃,消炎止痛。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水煎服。临床常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配全蝎、白附子、皂角炭、制南星和远志等研末,制成蜜丸服用,治疗癫痫。配石决明、钩藤、竹黄等,治疗痰热惊厥等。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藏菖蒲具有安神镇静、抗惊厥和降温等作用。此外,尚有解平滑肌痉挛等药理作用。

  【主要成分】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全草其他部位也含有挥发油。另尚含维生素、棕榈酸、菖蒲苷混合脂肪酸及糖。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