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鳅

中华鳅 - 鱼种信息

图片

学名  Cobitis sinensis     
命名者 Sauvage & Dabry de Thiersant, 1874
中文名 中华鳅
科中文名 鳅科
科号科名  F106 Cobitidae
模式种产地 Creeks in w. Szechwan, China 
中国大陆名 中华鳅  
俗名  花鳅、胡溜、沙鳅、沙溜、土鳅、中华花鳅  
世界分布 欧亚大陆 
最大体长 13.5 cm 
栖息深度  0 - 10公尺 
有毒鱼类  否  
经济性  否  
食用鱼类  否  
观赏鱼类  是  
栖息环境 淡水[1] 

中华鳅 - 名称来源

中华鳅是1874年,由法国动物学家萨维奇(Henri Sauvage,1842-1917)与法国鱼类学家蒂尔森特(Claude-Philibert 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在《自然科学编年史》第1卷第5期中的论文“有关中国淡水鱼类的记述”,根据采自四川西部的标本,以中华鳅的学名首次被记载。 
香港有关中华鳅的文献,是中国鱼类学家林书颜在1949年的《香港渔业研究站学报》第2卷中,以长吻花鳅之名记载。 
鳅属,是在1758年,由欧洲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根据他采自欧洲,于同着上发表的花鳅作模式种而建立。 
本种的先定同物异名(senior synonym)为Cobitis sinensis。[2]

中华鳅 - 形态特征

图片

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各鳍均无硬棘,背鳍软条 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3(不分枝软条)+ 5(分枝软条);腹鳍1(不分枝软条)+ 6-7(分枝软条);尾鳍圆形。体背侧淡褐色,腹侧为淡黄色,眼下至上颌处有一斜走的黑色线纹。体侧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数列明显的纵走黑色斑块,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鳍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纹,基部上方具有一明显黑点。[1]

中华鳅 - 栖所生态

初级淡水鱼。常见于低海拔,水质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浅水域。以滤食砂泥中之植物碎屑、藻类及其它小生物为生。[1] 

中华鳅 -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国台湾主要分布于中央山脉以西之低海拔水域。[1]

中华鳅 - 渔业利用

鱼体较小,食用价值低,但其体色花纹富变化,可饲养成观赏鱼。 [1]

中华鳅 - 文化资料

图片

中华鳅体型小,产量也不多,在经济鱼类中不占地位,内地见于各大小河溪中上游,虽不成食用但为药用鱼类。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有“ 鱼:释名:泥,俗名:鳛鱼…… 江生江中,长七八寸,泥生湖池,最小,长三四寸,沉于泥中……性味:甘平无毒……主治:暖中益气,醒酒,解消渴……,”其中所谓 江,就是指山中河溪的鳅类,与横纹裂尾鳅(Schistura fasciolata)及平头岭鳅(Oreonectes platycephalus)同样,可曾是入药物种。性格温顺,对水质要求高,不适合水族入门者饲养,其皮肤非常容易破损感染。夜行性,野外观察必要入黑,须耐心等待。[2]

中华鳅 - 保护现状

中华鳅在香港的野生种群,与泥鳅不同,天然群落及个体数量均极少,暂未有外地引入个体的记录,相信现存本港所有群体属于本地原生,没有引入个体混合的情况。国内广泛栖息于各水系,平均达十多公分,最大者雌性可达十五、六公分。香港的鱼类相组成中,属于下游上段至中游上段的代表性种类,虽然产量少,但杂食性,能翻松底质泥沙,疏通流水,有效降低泥中沼气及河床有机物之积聚。此外,其对水质污染非常敏感,容易灭绝,是精确的环境变化指标物种。过去二十年,中华鳅野生个体数目剧减,有显著的区域性灭绝现象,情况极为严重。引致危害的最大因素,有各水库集水区于山腰截水所致的中上游以下河段的严重干涸,以及频密山火毁灭山坡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失效所导致的突发性水质恶变及种种后遗症(如:山泥倾泻、焦土成份被雨水带入河溪等)。这两类人为因素,不但中华鳅,对众多香港各河溪生物也是存亡的直接关键,应尽快予以改善。现今科技进步生活富裕,作为后来迁入的人类,是时候为本地原居民的众多野生生物谋划一下,应如何减低任何不必要的人为破坏,帮助复原牠们的居所,望政府与市民合力保护郊野,让这些美丽的山涧居民可再复现于众市民的眼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