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鱼科

仙鱼科 -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仙鱼科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目: 灯笼鱼总目仙鱼目(Aulopiformes)
科: 仙鱼科(Aulopodidae)
属: 该科只有仙鱼属(Aulopus)
仙鱼科,灯笼鱼目的一科,下有一属仙鱼属。体呈长形,稍侧扁。热带和亚热带海产底栖鱼类,多栖息在水深200—600 m处。 别名:比女鱼科(王以康,1958;孟庆闻等,1985);姬鱼科( 成庆泰,1981);仙女鱼科( 陈兼善,1969;沈世杰,1984;莫显荞,1993)。 该科只有仙鱼属(Aulopus)7种(包括原姬鱼属Hime及盗女鱼属Latropiscis),中国记录仙鱼属(Aulopus)1种。

仙鱼科 - 外形特征

  体中等大小,长形,前部接近圆形,后部侧扁。头中等大,略侧扁。吻短,前端圆形。眼中等大小,侧位,近似圆形。 瞳孔圆形。眼间距宽,略为凸出。皮蝶骨明显,骨化。口端位,略能伸缩;口裂较长。上颌骨后部显著宽大,末端超过眼中部,或达眼后缘垂直线的下方。辅上颌骨2块。舌很发达,前端截形。沿两颌、犁骨、腭骨和舌具有可倒性针状齿;前端具有轻微的倒钩齿;无大的犬齿。鳃孔大;假鳃很发达;鳃耙正常如条状;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膜骨条约16。无鳔。 背鳍起点位于身体前1/3处;无硬棘,鳍条14—21。 脂鳍发达,位于臀鳍基末端的上方。臀鳍位于体的后部,鳍条9—13,鳍基短于背鳍基。 胸鳍侧位,鳍条11—14,无延长鳍条。 腹鳍亚胸位,位于背鳍起点的下方,鳍条9。尾鳍叉状。 鳃耙18—23。肛门约在臀鳍起点至腹鳍基之中间,周围出现小乳突。头和体被栉鳞或圆鳞;头顶裸露,尾柄具嵴状鳞。侧线发达。脊椎骨数41—53。[1]体呈淡粉红色,体侧上半部具不规则之褐色斑驳,下半部则为橘色。各鳍淡色,背鳍、腹鳍及 尾鳍具橘色斑纹或斑点;臀鳍具黄色纵斑。雌鱼背鳍前部另具许多暗色小点。

仙鱼科 - 生态环境

  主要栖息于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陆棚区至大陆棚缘之深水域,为中小型底栖鱼类。主要以鱼类为食。有些种类具有浮游性之仔鱼期。

仙鱼科 - 分布地带

  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台湾、日本及菲律宾等海域。

日本仙鱼

  仙鱼目仙鱼科仙鱼属的1种,体呈长形,稍侧扁;背部轮廓略隆起。吻短,略等于或短于眼径。眼大,突出于头背部。口略能伸缩;下颌较上颌突出,上颌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上下颌齿小,为圆锥状;锄骨及?骨均具齿。鳃耙数4-7 + 14-16= 18-23。头部及体 仙女鱼 皆被中等栉鳞;侧线鳞数40-46。单一背鳍,起点于体之前部,具15-17软条,雄鱼软条不延长,雌鱼亦不延长,后方具脂鳍;腹鳍喉位,具9 软条;臀鳍具9-10软条;胸鳍侧侧位;尾鳍叉形;尾柄具棘状鳞。体呈淡粉红色,体侧上半部具不规则之褐色斑驳,下半部则为橘色。各鳍淡色,背鳍、腹鳍及尾鳍具橘色斑纹或斑点;臀鳍具黄色纵斑。雌鱼背鳍前部另具许多暗色小点。主要栖息于近岸砂泥底或岩石底之大陆棚区至大陆棚缘之深水域,为中小型底栖鱼类。栖息深度约在85-330公尺间。主要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台湾、日本及菲律宾等海域。

台湾仙鱼

  仙鱼目仙鱼科仙鱼属的1种,体呈长形,稍侧扁;背部轮廓略隆起。吻短,略等于或短于眼径。眼大,但不突出于头背部。口略能伸缩;下颌较上颌突出,上颌骨延伸到眼中部下方。上下颌齿小,为圆锥状;锄骨及?骨均具齿。鳃耙数3-4 + 12-13= 1 仙女鱼 4-17。头部及体皆被中等栉鳞;侧线鳞数39-44。单一背鳍,起点于体之前部,具16软条,雄鱼第II软条延长,雌鱼不延长,后方具脂鳍;腹鳍喉位,具9 软条;臀鳍具 8-9软条;胸鳍侧侧位;尾鳍叉形;尾柄具棘状鳞。体呈淡粉红色,体侧上半部具不规则之褐色斑驳,下半部则为橘色。各鳍淡色,背鳍、腹鳍及尾鳍具橘色斑纹或斑点;臀鳍具黄色纵斑。雌鱼背鳍前部另不具暗色小点。

仙鱼科 - 渔业利用

  一般以底拖网捕获,产量较少,不具食用经济价值,通常做为下杂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