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鲶

下口鲶 - 基本信息 

 

下口鲇
下口鲇

中文名:下口鲶 

学名:Lophiuslitulon   

别名:鹅鱼(goosefishes)   

俗名:海蛤蟆、蛤蟆鱼、老头鱼、结巴鱼、琵琶鱼 

科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鮟鱇目(Lophiiformes;anglerfishes),鮟鱇科(Lophiidae) 

种类:有4属约25种,中国产3属3种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东海北部以及黄海。   

海洋中的垂钓者――琵琶鱼

下口鲶 - 简介

下口鲶  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下口鲶属于异型鱼类,很多人都叫清道夫。大部分都在南美洲出产,其实有很多种类。酷眩的外形、丰富多变的体色表现、庞大的族群以及在生态环境、习性上的多变,都是其它任何类型的鱼种所无法媲美的。

下口鲶 - 生活环境

下口鲶是底栖性的鱼类,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米~500米深处,喜欢砂砾的底质。 下口鲶以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为食。说到捕食,就不能不说琵琶鱼独特的“捕食工具”。

下口鲶 - 体貌特征

 

下口鲇
下口鲇

 在雌鱼头部的吻上通常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钓竿”的末端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虫,下口鲶以此来诱捕其他贪食的鱼类。由于下口鲶生活在缺乏光线的深海里,所以在“钓竿”的末端通常有发光器官,该器官能够发出冷光以帮助下口鲶诱捕其他鱼类。所以下口鲶又被称为“电光鱼”。   

下口鲶有两个背鳍。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黄鮟鱇,5 根是黑鮟鱇)。前两银位于吻背部。其顶端有皮质穗。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有利助身体滑行。腹鳍短小,喉位。尾鳍圆截形。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这种下口鲶全长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下口鲶不大游动,捕食机会少,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它的背鳍发生了变化:第一个背鳍逐渐向头部延伸,背鳍的前三枚鳍棘在头顶前方分离呈丝太,其末端有一根发光的皮瓣。当小鱼在闪光点附近游动时,下口鲶就摇动它的钓具,引鱼上钩,送入口内。下口鲶的胃口很大,它的胃中常充满着鲨鱼等。它生长在黑暗的大海深处,行动缓慢,又不合群生活,在辽阔的海洋中雄鱼很难找到雌鱼,一旦遇到雌鱼,那就终身相附至死,雄鱼一生的营养也由雌鱼供给。久而久之,下口鲶就形成了这种绝无仅有的配偶关系。强生氏下口鲶的胃能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体前半部平扁呈圆盘形,尾部柱形,一般体长40~60厘米、体重300~800克。头特别大而平扁,口宽大,口内有黑白斑纹,下颌有可倒伏的尖牙1~2行。体柔软、无鳞,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头及全身边缘有许多皮质突起。背鳍前部有6根相互分离的鳍棘,第一棘位于吻背面且顶端有皮质穗;胸鳍宽大在身体两侧成臂状;臀鳍有8~11根鳍条。各鳍均为深褐色。     

对于下口鲶发光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弄清。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下口鲶的发光器官中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该物质在荧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即可发出冷光。

下口鲶 - 繁育

下口鲶的繁殖季节一般是在春夏两季。雌鱼所产的卵可群集形成长9米、宽3米的凝胶质的片状卵群,这样的卵群可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体。刚孵化的琵琶鱼幼体由一层凝胶质的外膜包裹,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幼鱼不论雌雄都在海水表面生长发育,以浮游生物为食,所以幼鱼还没有"钓竿"结构。等到发育至一定程度,雄鱼就会选择一条合适的雌鱼,咬破雌鱼腹部的组织并贴附在上面。而雌鱼的组织生长迅速,很快就可包裹住雄鱼。最后,雌鱼带着寄生在自己体内的雄鱼一齐沉入海底,开始它们的“二鱼世界”的底栖生活。

下口鲶 - 生活习性

 

下口鲇
下口鲇

下口鲶阴险狡诈,常常摇头摆尾、搔首弄姿来诱惑猎物。大多数动物都是先隐藏后突击敌人,而琵琶鱼  带有雄鱼的雌下口鲶却会堂而皇之地把猎物诱骗到自己的餐桌上,一举拿下,然后慢慢享用。   

下口鲶利用自己背上蠕虫一般肥肥的鱼鳍来诱惑小鱼。此外,下口鲶还会乔装打扮一番,使它看上去与自己的身体相分离,像是珊瑚丛中长出的一束水草,以便突击猎物。   

下口鲶具有性别上的二态现象,这样就在雄鱼和雌鱼之间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动态平衡。雄鱼作为附属,会紧紧咬住雌鱼的身体,长期寄生在雌鱼身上,这样两条鱼就血脉相通了。在寄生过程中,雄鱼会逐渐解体,直至完全消失。最后,雄鱼成为雌鱼所需精子的来源。

下口鲶 - 种类

钢毛拟鮟鱇(Lophiomussetigerus)

单棘躄鱼,又称蟾蜍鱼(seatoads),体色呈浅红色,皮肤有淡黄色斑点,体型硕壮,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台湾渔民称之为青蛙,大一点的鱼可以卖到不错的价钱,据说吃起来像青蛙肉。   

下口鲶 - 阿布氏单棘躄鱼(Chaunxabei)

躄鱼,又称蛙鱼(frogfishes),胸鳍呈臂状,肌肉相当发达,适合在珊瑚礁间爬行,基本上他们用爬的会比用游的快多了。身体颜色具有相当多的变化,ㄒ有些种类非常漂亮,通常也会成为人们的水族宠物。   

条纹躄鱼(Phryneloxzebrinus)   

棘茄鱼,又称蝙蝠鱼(batfishes),身体通常呈扁平状,全身布满很发达的结状鳞,称之为盾突(bucklers),所以大概也没有人想吃它。同时,他们也是擅长在海底爬行的一群,几乎不太会游泳,这还是以前人所始料未及的。网纹棘茄鱼(Halicmetusreticulatus)   

强生氏鮟鱇(Melanocetusjohnsoni)

这种鮟鱇全长只有10厘米。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   

强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图一样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Ceratiasholboelli)

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左图大的为雌鱼,全长1-1.2米,小的为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左图雌鱼像腹鳍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鱼。   

羊齿鮟鱇(Gigantactisvanhoeffeni)

全长30厘米,具有体长两倍以上长的“钓竿”。   

疏棘鮟鱇(Himantolophusgroenlandicus)

全长60厘米,具有绳结和绳条一样的“钓竿”。

下口鲶 - 捕食特点

 

下口鲇
下口鲇

鮟鱇目、鮟鱇科的统称。鮟鱇一般底栖,静伏於海底或缓慢活动。肉食性,以“钓饵”引诱猎物,待猎物接近时,便突然猛咬捕捉。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鸟。在世界某些地区,鮟鱇作为食品出售。鮟鱇的种类包括大西洋的美洲鮟鱇(Lophiusamericanus)、欧洲的L.piscatorius及东方的黑鮟鱇(Lophiomussetigerus)。   

下口鲶,别看名字好听,鮟鱇鱼又叫老人鱼,它可是一种长得很难看的鱼。胖胖的身体、大大的脑袋、一对鼓出来的大眼睛、大嘴巴里长着两排坚硬的牙齿,相貌十分丑陋。它不仅长相难看,就连它发出的声音也好象是老爷爷咳嗽一样,所以,海边的渔民也称它为“老头鱼”。它全身惟一的亮点就要算头上的那盏小灯笼了。那么这个小灯笼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漆黑的海底,一群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动,无忧无虑地寻找着食物,只见深海处一闪一闪的亮光,吸引了鱼儿们的目光,“好奇心”的驱使,使鱼儿游向发光处,它们却不知道这时危险就在它们的面前。下口鲶正在深海中休息,头上的小灯笼时不时地发出亮光,这时发现远处一群小鱼向这边游来,它不动声色,当小鱼游到面前时,就突然张开自己的“血盆大口”,把这群小家伙吞到了肚子里。这回大家知道了吧!这个小灯笼是它“垂钓”用的“诱饵”。但是在生物学上把这个小灯笼称为拟饵。小灯笼是由下口鲶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钓竿一样,末端膨大形成“诱饵”。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下口鲶引诱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时候也会给它惹来一些小麻烦。闪烁的灯笼不仅可以引来小鱼,还可能吸引来凶猛地敌人。当遇到一些凶猛的鱼类时,下口鲶就不敢和它们正面作战了,它会迅速的把自己的小灯笼塞回嘴里去,顿时海洋中一片黑暗,下口鲶趁着黑暗转身就逃。本身冲着下口鲶来的大鱼,在黑暗中也无所适丛,只得悻悻离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下口鲶都有这个小钓竿,雄下口鲶就没有。一般雌下口鲶的体形较大,而雄下口鲶却相反,只有它的六分之一大。当它们结为夫妇后,雄鱼就会吸附在雌鱼的身体上一起生活,而且当它们相亲相爱久了,有的雄鱼还可能与雌鱼连为一体,这样即使雄鱼没有钓竿,捕起食来也不用太费力起,这回知道我们为什么把它称为“提灯女神”了吧!

下口鲶 - 经济价值

鱼肉富含维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做钱松等,其鱼肚、鱼籽均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担取鱼肝油,鱼骨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经常食用下口鲶肝脏,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肝脏疾病发生。[1]

下口鲶 - 鉴别特征

成年鱼体长约30厘米,口唇发达像吸盘,全身为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并有黑白色花纹。 

下口鲶 - 生物学特性

为杂食性鱼类。体长20~30CM,体扁平似琵琶,头扁平,背鳍高耸,尾细而长,胸鳍宽大似蒲扇。口唇发达如吸盘,体表粗糙,全身披盾鳞。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饲养水温22~28℃,饵料有水蚯蚓、红虫等。经常吸食水族箱缸壁上的藻类,故有清道夫之称。水质要求不严,喜夜间活动。繁殖力强,每次产卵300~500颗,孵化率几乎达100%。 

下口鲶 - 原产地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下口鲶 - 中国分布现状

珠江主航道水域,长江水域重庆段,汉江、北京南长河有发现。 

下口鲶 -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作为观赏鱼引入,在家庭养殖被发现吞食鱼缸小鱼而被投放到野外,目前在珠江航道水域、长江水域重庆段已形成一定的种群数量。汉江、北京南长河都有发现该鱼。台湾宜兰还发动了一场清鱼行动阻止土著鱼类逐渐减少。由于其环境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且专门取食其它鱼类的鱼卵及鱼苗,影响土著鱼类的种群数量及其更新。对珠江航道、长江水域重庆段水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此外,该鱼在产卵繁殖时通过胸鳍的硬棘可在池塘基下挖几十厘米到几米长的鱼巢,如果进一步扩散到江河中生长繁殖,将对江河、水库的堤坝造成重大隐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