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棘鲀科

三棘鲀科 - 形态特征:

三棘鲀科
三棘鲀科

 体长椭圆形,侧扁,尾柄细长,后端在尾鳍基部背腹面各有一凹陷;头部背面眼睛至第一背鳍棘间呈直线;眼后区长约等于眼径长。 吻短;口端位;上颌外列齿8-10,内列齿4个 。 背鳍两个,基底分离,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基底后上方,第I棘粗大,第II-IV或V棘较细小,第II棘不及第I棘的1/2长;臀鳍基长为背鳍软条基长之1.2-1.6倍。头部及体部被小而粗糙的鳞,鳞面有十字形的低脊棱,棱上有许多绒状小刺。体腹部白色,背部深色。第一背鳍棘膜上有一大黑斑,基底下方亦具黑斑;胸鳍基底上端通常具黑色腋斑;其余各鳍黄色。

三棘鲀科 -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沿岸近海砂泥底海域或河口域,常被发现于水深60公尺内的水域。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三棘鲀科 - 渔业利用:

通常以底拖网捕获,以生鲜于市场出售。

三棘鲀科 -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三棘鲀科 -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波斯湾经孟加拉国湾至澳洲东部,北至中国、日本南部等。中国台湾南部、西部、东北部及小琉球海域有产。

三棘鲀科 - 栖息深度:

3 - 60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