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

施氏鲟 - 基本信息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属鲟形目,鲟科,鲟属。

俗称:七粒浮子。

英文名:Amur sturgeon 。

濒危等级:易危。

分类学地位:真核生物域Eukarya、动物界Fauna、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腕鳍亚纲Subclasschondrostei、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

IUCN(1996)EN  CITES(1997) 附录Ⅱ。

施氏鲟 - 形态特征

体长梭形,头尾部尖细。头部呈三角形,顶部较平。吻尖,平扁。口小,下位,横裂,口唇具花瓣状皱褶。吻腹面口前方有横列的须2对,等长,须基部前方若干疣状突,多数为7粒,故称之为七粒浮子。体被5行纵列骨板状硬鳞,各硬鳞上均具锐棘,鳞间皮肤粗糙。背鳍后位;胸鳍位近腹面,第一不分枝鳍条长,略硬;臀鳍位于背鳍基部之后;尾鳍歪形。头部及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白色。

施氏鲟
施氏鲟

施氏鲟是一种典型的江河鱼类,不作远距离洄游。属于中下层鱼类,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活动。日常所见的多为单独个体,很少群集。平时多栖息于大江之江心、江套以及旋流里,更喜水色透明、底质为石块、砂砾的水域。平时行动迟缓,喜贴江底游动,很少进入浅水区和湖泊;而当江中春季涨水及风浪大时游动甚为活跃。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解冻时游往产卵场所。

性成熟个体一般长,在1米以上,重6公斤,年龄在9龄以上;雌鱼稍晚。产卵期长为5月底至7月中,在江河干流,小石砾底质环境中产卵,水温为17℃,怀卵量为51-280万粒。卵具粘性。鲟的食性依鱼的不同年龄而异。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对象,成鱼除索食底栖动物外,还食小型鱼类,甚至捕食水蛙。性成熟的个体在产卵期索食强度很低,甚至停食。

鲟鱼分布于黑龙江流域,自黑龙江上游至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河口均有。

施氏鲟
施氏鲟


 

施氏鲟 - 经济价值

施氏鲟
施氏鲟

鲟鱼个体不及鳇鱼大。1979年测量的136尾鱼的平均长度为1.54米,平均重量22.5公斤,其中最大个体长2.44米。其寿命比较长,曾测量1尾长2.3米,重102公斤的鲟鱼,约45岁。鲟鱼为大型名贵的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除供鲜食外,可以燻制,其味更佳。

其卵巢也是加工食品鱼籽的原料。鱼鳍可制成鱼翅。鳔及脊索都为鱼胶的原料。鳔与鳇鱼鳔具有相同的药效。

由于本种是长寿型、性成熟年龄较迟的大型鱼类,雌性最小成熟年龄为15年。由于捕捞过度和其它因素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渔获量不断下降。目前将临近濒危。

俄罗斯曾对本种的驯养和繁殖进行研究,获成功后推广为湖泊和水库的养殖对象之一。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开展了人工繁殖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并在饲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饲育幼鲟的经验。目前正在开展鲟、鳇的人工杂交试验,培育出杂交子一代。

施氏鲟 - 食性

施氏鲟
施氏鲟

施氏鲟为肉食性鱼类,其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因此具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幼鱼的食物以底栖生物、水蚯蚓和水生昆虫为主;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在饲养情况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施氏鲟 - 生长习性

施氏鲟生长的环境温度介于温水性鱼类的冷水性鱼类之间,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度,但近两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30~33度时仍能存活。其生长最适水温为18~25度。 史氏鲟繁殖季节为每年5~6月份,当水温达17度时,就开始产卵活动。天然史氏鲟的性成熟年龄为11~13龄,人工养殖的史氏鲟较天然史氏鲟的性成熟早,一般为6~7龄,为隔年产卵鱼类。

施氏鲟 - 施氏鲟的性腺发育及人工性别控制研究

施氏鲟
施氏鲟

施氏鲟是黑龙江特有的经济鱼类,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种。鲟鱼最有价值的产品是鱼子酱,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通过人工养殖获得鲟鱼子酱已成必然趋势。对施氏鲟性腺发育和性别控制的研究,是解决鲟鱼养殖过程中人工繁育和全雌化生产的基础和必要手段。本文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及放射免疫学等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施氏鲟的性腺组织、外源性激素诱导后血液和组织中性类固醇激素、及雌性化比率进行观察和测定,同时也探讨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施氏鲟的雌雄比率。 人工养殖条件下,施氏鲟血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从1龄到4龄T含量是处于上升状态,到5龄时表现了下降趋势。雌二醇(17β-estradiol,E2)与T含量有所不同,在1龄时维持较低水平,到2龄时仍保持较低的水平,2~4龄E2水平缓慢上升,4~5龄E2水平快速上升。雌性亲鱼可达到904pmol1·L-1,雄性亲鱼的E2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内。 施氏鲟性成熟晚,性腺发育时间较长,雌鱼成熟需9~11年,雄鱼则为6~7年,而人工养殖的雌鱼性成熟提前1~2年。鱼苗出膜12天,在其肾管区下方可见有一棒状突起,由上皮细胞构成,为生殖腺原基。至六月龄时性腺切片可见原始生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裂后发育为性原细胞,但在显微镜下无法判断其雌雄。七月龄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不同性别性腺结构某些特征,组织学可以观察到明显卵巢结构和精巢结构。性腺二期是性腺中脂肪大量积累的阶段,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初级性母细胞,此阶段发育时间较长,可长至数年。性腺三期性腺增生较快,脂肪消耗的速度加快,性腺重量明显增加,横切面上性腺组织面积扩大。精巢外型展开为两端尖细的长梭形,淡红色、黄色或上有青色斑,由鳔前1/3处至泄殖腔前。卵巢中脂肪消耗较快,色素和脂肪集中于卵巢中、侧部,性腺组织上分散血管,性腺细胞贴附在脂肪上,脂肪裹着性腺组织,后者呈橘瓣状或指状交叉重叠。性腺四期雌雄性腺极易分辨,已接近生理成熟。精巢还残存着一些脂肪,上面分布大量血管使整个精巢呈粉红色,此时表面可见精子,输精管变粗,内已有少量的精子。卵巢体积很大且脂肪全部消失,剖开腹壁及可见到有透明薄膜包裹的大量的卵细胞,卵细胞长轴直径在2.5~4mm之间。性腺五期鱼体腹部胀大而松软,此时性腺达到生殖成熟。轻按腹部有泄殖孔流出乳白色的精液或黑褐色的卵。性腺六期为退化期,其内的发育成熟的性腺细胞被排出或自然吸收。卵巢体积因产卵而显著减小,颜色暗淡,松软萎缩,其内残留滤泡和第Ⅳ、Ⅴ时相的卵母细胞,它们很快被卵巢吸收退化,形成半透明、桔黄色的不规则结构。生殖后的精巢,体积缩小,外观萎瘪,经恢复后转为Ⅱ期。 通过电镜观察的施氏鲟卵巢中卵原细胞核常染色质较多,异染色质呈浅月牙形在核一侧,核膜完整。胞质中大量的腊肠状或蚕豆状的线粒体,在脂肪之间和血管附近弥散大量的梅花状的糖原,一些糖原趋近卵原细胞,并能看到糖原向胞核处运输。

施氏鲟 - 人工繁殖

亲鱼选择

施氏鲟
施氏鲟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由黑龙江水域采捕自然成熟的个体。选择雌性体重为15千克以上,雄性体重20千克以上,年龄为9~13龄。处于生殖期的雌性个体较消瘦,吻尖,体表粘液多,腹壁薄而软,腹部膨大而富有弹性。雄性个体体色、体形无明显变化,一般体重在20千克以上的个体大多已成熟,用手轻压生殖孔有精液流出。 

人工催产

当水温16~24℃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剂多选用LRH-A,基本剂量为每千克雌鱼用量为60~90微克,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的10%。雄鱼剂量减半,成熟度较好的雄鱼,也可不注射。注射部位一般为胸鳍基部。然后雌、雄亲鱼分池暂养,并予以流水刺激。雌鱼开始排卵时游动活跃,频繁撞击水面,轻压腹部至生殖孔处有卵粒流出。 采卵与授精:用挤压法采集雄鱼的精液,优质精液呈纯牛奶状。用剖腹法或手推法采集卵子,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千克鱼卵10毫升,先用无菌水稀释精液,再将精液迅速倒入鱼卵中,均匀搅拌,使精卵充分结合。施氏鲟的卵呈粘性,孵化前要进行脱粘处理。脱粘剂多采用滑石粉或黄泥,制成20%和10%的悬浮液,脱粘时将悬浮液倒在鱼卵上,不断搅动,当鱼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时,可进行流水孵化。 鱼卵孵化:孵化温度为16~24℃,最适温度19~22℃。施氏鲟的卵粒较大,每千克约4万粒左右。最好在微流水条件下孵化。在平均水温17℃时,约105小时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小时出膜。刚孵出的苗鱼体长1.1~1.3厘米 ,如蝌蚪状,能垂直运动。 

采卵与授精

用挤压法采集精液。体重20kg的个体一次可排出精液30mL,甚至更多。雄鱼可多次使用。优质精液呈纯牛奶状。用剖腹法或手推法采集卵子。一尾体重15kg的个体可产卵2.5—3.5kg,约9万—12万粒。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公斤鱼卵10mL。使用精液时,先用无菌水稀释。稀释比例为精液比水1∶200。授精时,将精液放入鱼卵中,均匀搅拌3—4min,使精卵充分结合,静置片刻,弃去污水,漂洗干净。施氏鲟的卵呈粘性,一般受精后5—6min钟出现粘性,15—18min达到最大粘度,故孵化前鱼卵须进行脱粘处理。脱粘剂多选用滑石粉或细黄泥。前者制成20%水溶液,后者制成10%的浓度。脱粘时将水溶液倒在鱼卵上,不断搅动,使之不出现结块现象。当鱼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静置时不再出现结块现象即已达到脱粘效果。脱粘时间一般需要30—60min。受精卵脱粘后即可进行孵化。 

孵化

施氏鲟的卵粒较大,也较重,每公斤约4万粒左右。孵化最好在微流水条件下进行,或对卵定时拨动。特制的专用孵化器规格一般为380cm×65cm×30cm,有进排水系统和定时拨卵装置,一次可孵化施氏鲟卵40万粒。孵化时的进水量为50—60L/min,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一次,孵化率为85%左右。此外,也可用双层网箱孵化。网箱规格为80cm×60cm×50cm,每次孵化卵1kg。方法是将网箱固定浮置于水质清澈,水流速为0.8—1.5m/s的江湾处,每20min翻动一次卵,孵化率也在85%左右。孵化温度为16—24℃,最适温度19—22℃。在此范围内,水温高时出膜早,且出苗集中,水温低时出苗晚,且出苗时间长。在平均水温17℃时,约105h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1h出膜。刚孵出的仔鱼体长1.1—1.3cm,如蝌蚪状,做垂直运动。孵化70h21℃时后出现鳔点,可进行平游。 

施氏鲟 - 苗种培育技术

1、培育鱼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单池面积为300m2左右,水深1.5—2m。最好使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井水。培育前进行池塘的清塘、消毒。   

2、放养规格为体长18—30cm,体重50—90g。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0尾。鱼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20min,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   

3、投喂初期可用水蚯蚓进行饵料驯化,以后逐渐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7.82%、粗脂肪5.96%、粗纤维8.48%、灰分14.91%、无氮浸出物20.55%、水分12.28%,粒径2.0—3.0mm。日投饵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   

4、饲养期间保持水位1.5m以上,水温26℃以下,溶氧6mg/L。 

施氏鲟 - 成鱼养殖技

施氏鲟同其他鲟鱼一样,可在小水体中饲养,也可在大水体中放养,还可以在网箱中养殖。在水泥池、土池塘等小水体中饲养,一般采取高密度精养方法,投放大规格鱼种,经一年左右时间的饲养,规格可达2千克左右。在湖泊、水库中放养,多为混放粗养。 

施氏鲟 - 养殖技术

养殖条件

施氏鲟
施氏鲟

养殖池一般为水泥池,可在原欧馒养殖设施基础上进行改建。规格一般在25—250平方米之间,池深1米,每口池设增氧机一部。水源为经沙滤的无污染河水,水质清新。 

放养措施

放养前彻底清洗水泥池后,用每立方水放30克高锰酸钾浓度的溶液消毒,消毒后需再清洗一次,2天后放入施氏鲟苗种,放养密度约9尾/平方米。放养的当天要对鱼体及水体进行消毒。 

养殖技术

1、饵料与投喂:   

个体生长到10—12厘米之前以投喂红虫为主,之后用配合饵料进行摄食习性的转化,直到能摄食配合饵料为止。饵料投喂采用定质、定量、定时的原则。红虫经过漂洗后用盐加抗菌药物进行严格消毒,以防病从口入。配合饵料颗粒大小应适口,营养要全面,讲究合理配比,并添加一些能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依鱼体重按一定的投饵率投喂:鱼体重5—22克,投饵率为4—10%(配合饵料);鱼体重200—1000克,投饵率为2.5—4%,以15分钟内吃完为宜。活饵每天投喂6—8次,配合饵料每天投喂3—4次,要做到定时,不可随意改变投喂时间。   

2、日常管理   

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依鱼体大小及季节变化而定,一般为50%—100%,保持水质清新。也可用微流水养殖,日换水量为100%—300%,水中溶氧量要维持在5毫克以上。隔天清洗水泥池一次,每天测量水温,定期测定水质理化因子,并做好记录。平时要认真巡池观察,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疾病防治   

施氏鲟体重在达到150克以前要防止爆发性疾病的发生,特别要注意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出血病,该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病迅猛,死亡率高,所以要重视预防工作。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氨、映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菌药物以及一些提高抗病力的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注意问题

1、水温是影响施氏鲟生长速度的关键。根据养殖实践观察,施氏鲟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8—22℃,广东夏季水温较高,所以夏季养殖地要架设遮荫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必要时用流水养殖。   

2、饵料转化期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苗种在饵料转化时,由干饵料的形态、口感及营养组成发生了变化,苗种不甚适应,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成活率也较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