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

莲雾

莲雾

莲雾

莲雾



  水果名称:莲雾

  学名:Syzygium samarangense

  别称:天桃、水蒲桃、洋蒲桃

  科属:桃金娘科 Myrtaceae,赤楠属 Syzygium

  莲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叫做水蓊,又名天桃、水蒲桃或洋蒲桃,是桃金娘科的常绿小乔木。原产于马来半岛,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台湾普遍栽培,是一种主要生长于热带的水果。台湾的莲雾是17世纪由荷兰人引进台湾,台湾屏东是最有名的产地。随着科学昌明,莲雾除了原来的红色和绿色以外,还有新品种的暗红色莲雾。

  莲雾是台湾的说法,大陆则多称之为“洋蒲桃”。学名Syzygium. samarangense(Bl. )Merr. et 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热带果树。大陆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南部也有栽培。十七世纪时,莲雾由荷兰人引进台湾,初期作为庭院观赏树种植,直到近几十年才因管理技术的改革,晋升为台湾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

  生长习性
  莲雾成年树高3米,在 东南亚地区,3-4月份开1次花,5-6月果实成熟,7月下旬开2次花,8-9月果实成熟,12月份还有开花结果。一般果重70-80克。在台湾省莲雾栽培多实行产期调节,每年4-6次开花结果,一亩产4000-5000公斤。

  产地信息
  目前全世界以台湾所生产的莲雾品质最高,台湾各地所生产的莲雾,因各地环境条件的不同,以 屏南地区的品质最好,其中尤以南州、林边附近更为之最。莲雾在台湾总栽培面积约为八千多公顷,屏东县七仟多公顷为最多,其次为高雄县、宜兰县、嘉义县、台北县。本乡-南州乡所栽种面积已近八佰公顷,几近全台之十分之一。

  食用价值
  莲雾周年常绿,也是家庭绿化树。树姿优美, 花期长、花浓香、花形美丽。挂果期长,果实累累,果形美,果实呈钟形,果色鲜艳夺目,果肉海绵质,略有苹果香气,味道清甜,清凉爽口,品种有乳白色、青绿、粉红、深红色。莲雾味甘,性平,营养成分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B、C等,带有特殊的香味,是天然的解热剂。由于含有许多水分,在食疗上有解热、利尿、宁心安神的作用。

  莲雾性喜温暖怕寒冷,生长最适气温为25—30℃,喜好湿润的肥沃土壤,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砂土、粘土、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但要做好整枝修剪、营养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产期调节等。另外,疏花疏果、套袋以及戴手套采收作业和田边集货等都是台湾莲雾商品化强调的技术环节。专业人士认为,这是果树科技研究成果的结晶之一,没有这一项栽培技术的提高莲雾可能还停留在庭院栽培的状态。莲雾结果较快,一般在栽种的翌年便能结出少量的果实,以后逐年增加,一株树龄10多年的莲雾每年可采收三、四百公斤果实。

  莲雾是一种可治多种疾病的佳果,性味 甘平,功能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用果核炭研末还可治外伤出血、下肢溃疡。另外,台湾民间有“吃莲雾清肺火之说”。人们把它视为消暑解渴的佳果,习惯用它煮冰糖治干咳无痰或痰难咯出。莲雾果实中空(也有实的),状如蜡丸,在宴会席上人们还喜欢用它作冷盘,是解酒妙果。它淡淡的甜味中微带点酸,有一股苹果的清香,食后齿颊留芳。在莲雾中心挖个洞,塞进肉茸,用猛火蒸约10多分钟,是台湾著名的传统名吃,美其名曰“四海同心”。用莲雾切片放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连同小黄瓜、红萝卜片同炒,不但色、形、味俱佳,而且清脆可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夏令食疗佳肴。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存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等。

  养护要点

  一、整枝修剪
  莲雾为常绿乔木,树的开张性大,为便于管理,在栽植后约离地面40~60厘米处选留健壮、角度大的主枝3~4枝,向四方均匀分布,将直立主干剪除或用铁丝拉斜,以养成良好的开张树型,树高一般不超过2.5米,但切忌在6~7月或8~9月开花期修剪。

  二、营养管理
  1.每年催花成功后的9~10月间,母株需施氮、磷、钾为全年总量的50%(总量N-P2O5-K2O各为1.2公斤),另加鸡、鸭粪、饼肥或堆肥每株10~30公斤。

  2.花果期的10月至第二年5月分次施余下的50% 氮肥和25%磷肥,并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一次钙、镁、硼、锰、铁、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对莲雾的品质和色泽都有重要影响;

  3.采收末期的6~7月施剩余的磷、钾肥。施用方法,结果树开花前的基肥,采用在树冠边缘向内离树干约30~60厘米处,开一环形施肥沟,深约15厘米,宽20厘米,施肥后覆土,其他时期的追肥可沿树冠外缘行沟施或撒施。

  三、灌溉排水
  除休眠及花芽分化期果园宜干旱外,其他时期均需充足水分。

  四、防寒保暖
  加强肥培管理使树势健旺及多施钾肥增强抗寒力外,可以于12月起每周喷施98%荼乙酸钠(SNA)及激勃素(GA?3)10~20万倍液,在寒流来袭前后一天再各喷施一次高浓度98%荼乙酸钠4~5万倍。若下霜,应于深夜或第二天早晨喷地下水洗去叶面的积霜。

  五、收获和加工
  当莲雾固有的色泽出现,果洼(脐)展开时,就可开始采收。果实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放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 蜜饯或制成果汁。

  莲雾栽培技术
  莲雾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原产 马来半岛地区。福建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台湾选育的品质最好的黑珍珠莲雾,通过几年的试种,总结出一套种植黑珍珠莲雾(以下简称莲雾)丰产栽培技术。

  莲雾性喜温暖、怕寒冷,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8℃时即会受冻。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微碱性、润湿肥沃的黏南土最为适宜(如 水田地), 地和旱地种植产量低、品质也差。

  栽培技术

  定植
  莲雾定植宜在春季,株行距4m×5m。挖大穴、下大肥、种大苗。穴要挖1米见方,垃圾土杂肥每穴要50公斤。 苗木要求一级苗,每公顷种植500株左右,以后逐渐疏伐。

  整形修剪
  定植后留一主干,在离地面60cm处剪去上端,在离地25厘米以上的主干处,选留生长势强、分布均匀、相距10厘米左右的新梢3-4条为主体,其余除少数作辅养枝外,全部除去。同时立杆绑缚主枝,按45℃角,自然开心形进行整形。第二年 春节发芽前,将新留主枝适当短剪细弱部分,待发春梢后,在先瑞选一强冠为块扩大。整形修剪的目的除了选好树形,还要发送通风透气,这是在进入投产期后犹为重要。如果要生产冬春果,则必须在每年的2月份进行短截,将植株上的叶片,以及病枝、枯枝、过密枝、徒长枝全部剪除,仅留下二年的枝条。如果是半剪必须采取遮荫处理。

  肥水管理莲雾需肥量大,前期多施 磷钾肥,花芽分化时不可多施氮肥,小果以后重施磷钾肥。科学管理水份,9-10月保持果园干旱以利花芽分化外,其它时间应保持湿润,及时灌溉,以防落花和落果。就周年管理而言,1-2年生树,一般株施氮肥400-600克,7-8年生树为1299-1800克。通常于9-10月开花前施用氮、磷、钾肥各个总量的50%,另加堆肥10千克株;3-4月花果期,分次施用总量50%的氮肥,占总量25%的磷、钾肥;6-7月采收末期再施占总量25%的磷钾肥。结果多时,挂果期间可叶面喷布氮、磷及微量元素。另外,地处沿海的部分地区,土壤含盐量过高,引用淡水洗盐,降低土壤含盐量的,可明显发送土壤性状,促进植株正常生长结果。

  疏花疏果
  莲雾花果量大,5年生树正常的花穗一般在2000穗以上,每穗的花蕊数一般在11-21个之间,而经济栽培生产商品的果实仅需要200穗左右,且每穗的花蕊数只需留6-8个。为加速果实发育,增大果实,提高品质,宜选留结果部位良好的花穗,以避免擦伤、日晒,并删除果、质劣的果实。选留时,首先除去向上生长的花穗,摘除长枝条顶端的花穗,尽量留横向生长的大干上的花穗,避免将来果实长大时,果梗或短梢因负荷过重而折断。选留花穗后,再就这些留存花穗除去不必要的花蕊或果实。同时要用细雨绳把果穗吊在、拉在棚架上。在花后约20天的幼果期(吊钟期),要进行套袋。套袋前,全园须彻底防治一次 病虫害。若果蝇密度太高时,套袋采购提前,即在谢花后进行。

  产期调节
  为适应市场需求,可进行催花等处理。使莲雾从 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将产期调至12月至翌年4月间。常用办法有灌水法、断根法、环剥法、曲枝法等。

  病虫害防治
  莲雾的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果腐闪现 ,害虫主要是果蝇、金龟子、介壳虫。莲雾果实对农药较敏感。所以生产时可使用 代森锌、多菌灵、甲基托津和杀灭菊脂等低毒高效农药防治。

  采收
  莲雾果实吃不开紫红色。果脐展开时即可采收。果实在室温下一般只能贮放1周。整理包装后立即销售。

  莲雾在台湾栽培历史颇为悠久,早在17世纪就由前荷兰人自爪哇引入,仅在台湾各地农家庭院及果园零星种植。近来由于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突破,使莲雾产期提早并提高品质,现被视为消暑佳果。在台湾20多种主要重要经济果树中名列第6、7位。台湾莲雾的品质最佳,果实具有特殊的芳香,清脆可口,模样雅观。高品质莲雾被称为“黑珍珠”,每公斤售价上百元(新台币)。栽培管理好的,一年可收获5次,特别在春夏干燥炎热季节,作为清凉解渴果品,很受欢迎。目前,台湾莲雾栽培面积己达87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宜兰、 彰化、台南、屏东等地,年产量达10万多吨。而宝岛最好的莲雾产自最南端的县份——屏东。

  备注
  莲雾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存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莲雾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等。

  病虫害
  有 炭疽病、果腐病、金龟子、介壳虫、毒蛾、蚜虫、避债蛾、蓟马、瘿蚊,但因莲雾结果期长及果皮薄,所以不适合使用农药,特别是剧毒、吸收或长效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