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

南酸枣

南酸枣

南酸枣

南酸枣



  植物名称:南酸枣

  拉丁学名: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Burtt et Hill

  别称:五眼果、四眼果、酸枣树、货郎果、连麻树、山枣树、鼻涕果

  科属:漆树科 ,南酸枣属

  分布区域:长江流域以南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西藏。

  外形特征
  落叶乔木,高8—2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剥落。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30厘米,小叶对生,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4,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不等而偏斜,背面脉腋内有束毛;小叶柄长5—12毫米。

  南酸枣为落叶乔木,高8-20m。树干挺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剥落,小枝粗壮,暗紫褐色,无毛,具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40cm,小叶柄长3-5mm;小叶7-15枚,对生,膜质至纸质,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两面无毛或稀叶背脉腋被毛;侧脉8-10对。花杂性,异株;雄花和假两性花淡紫红色,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长4-10cm;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内;萼片、花瓣各5;雄蕊10;子房5室;花柱5,分离,长约0.5mm。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3cm,径约2cm,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浆状,果核长2-2.5cm,径1.2-1.5cm,先端具5小孔。花期4月,果期8-10月。

  生物学特征
  杂性,雌雄异株,雄花的 花瓣淡紫色,直径3—4毫米米,组成长4—12厘米的圆锥花序;雄花和假两性花(不育花)排成腋生圆锥花序,雌花单生小枝上部叶腋;萼杯状,5裂,裂片钝;花瓣5,常略反折或伸展;雄蕊10,与花盘裂片互生,在雄花中伸出,假两性中短于花瓣;子房5室,花柱5,分离。核嫩卵形,长2—2.5厘米,两端圆形,成熟时黄色;核坚硬,骨质,近顶端有5孔,孔上覆有薄膜。 花期4—5月,果期9—11月。

  果熟呈土(金)黄色,成熟后自动掉落,可存放20~40天,野猪及食草动物吞食。果核与 果皮间有较薄白色果肉可食用,果果肉酸带甜,靠果核处酸,感黏滑粘稠状(鼻涕果)。果核的顶端有五小孔(五眼果、四眼果),核坚硬。种植时让果实平放,5个孔中在下方的会长出根来,在上方的会长出茎部。

  分布
  垂直分布多在海拔1000米以下,上限1600米。喜光,要求湿润的环境。对热量的要求范围较广,从热带至中亚热带均能生长,能耐轻霜。

  南京有引种,本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云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

  南酸枣的材质与应用
  木材为环孔材,边材狭,成黄褐色,不耐腐,心材成红色,纹理直,材质轻软,强度中等,易于加工,干燥后不开裂。耐腐、抗虫,可作建筑、车辆、造船、家具和农机具等用材。果味酸甜,可食。茎皮 纤维可制绳索。树皮和果实供药用。果核可制活性炭。

  南酸枣的食用价值
  南酸枣营养丰富:成熟时金黄色,呈椭圆形,可鲜食,其滋味酸中沁甜,它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主要有植物黄酮、天然果胶、膳食纤维、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植物黄酮在南酸枣中含量极高,黄酮是天然活性物质,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它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抗肿瘤、抗病毒、养心安神的作用;天然果胶也是在五眼果中含量很高的天然物质,它是一种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有润肠、防食滞、便秘、美容养颜的作用;膳食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又称“第七营养素”,存在于野生五眼果等天然植物中,它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的作用;野生五眼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有机酸、微量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且有益健康的成分。民间有将果肉收集添加面粉或不添加晒干制成糕状,可消食。

  南酸枣的果核较大且非常坚硬,因其顶端有五个眼,自古以来就象征着“五福临门”的意思。

  南酸枣的成份和用途
  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多,并含有钙、蛋白质、脂肪铁、磷、钙及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和P每100克鲜果分别高达1200毫克和2000毫克,比山楂高12.4倍,比猕猴桃高2倍,比苹果高几十倍。南酸枣仁含白样脂酸、白律肪酸酶、酸枣皂甙等,具有镇静、养心、敛汗、滋补等功效。壳可制活性炭,粉碎后可制无毒蚊香。从叶子中提取酸叶酮,是治疗冠心病良药, 叶扬烂配麻油可调治疮疖。树皮和技桠含鞣质,可提制持股,也可供食用菌生产作原材料。花是优质安源。茎皮纤维供制绳索和造纸。树皮及叶可提制栲胶;果可食和酿酒;种壳可做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可作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