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

苋菜

苋菜

苋菜

  蔬菜名称:苋菜

  科属:苋科,苋属

  英文名称:Amaranth

  学名:Amaranthus mangostanus L.

  别名:青香苋、红苋菜、野刺苋、米苋、人旱菜,杏菜、荇菜、莹莹菜、玉米菜等。

  产期:6-10月盛产。 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归经: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

  营养成分:
  每100克可含水分90 .1克,蛋白质1.8克,脂肪O.3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0.8克,灰分1.6克,胡萝卜素1.95毫克,维生素马0.04毫克,维生素马0.16毫克,尼克酸1.1毫克,维生素C 28毫克,钙180毫克,磷46毫克,铁3.4毫克,钾577毫克,钠23毫克,镁87.7毫克,氯160毫克。
  苋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1]分为白苋菜及红苋菜,盛产于夏季。当植株未硬化,花蕾未形成前,全株拔起或用刀沿土面切割。每100g嫩茎叶约含水分90.1g、蛋白质1.8g、碳水化合物5.4g、钙180mg、磷46mg、胡萝卜素1.95mg、维生素C28mg。炒食或作汤。全株可入药。世界各地都有苋属植物的分布。中国有苋属的13个种。栽培的少数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中国自古栽培苋菜,在中国汉初的《尔雅》中称“蒉,赤苋”。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苋菜根较发达,分布深广。茎高80~150cm,有分枝。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长4-10cm,宽2-7cm,有绿、黄绿、紫红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花被片膜质,3片;雄蕊 3枚,雌蕊 柱头2-3个,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紫黑色有光泽,千粒重0.7g。
  发酵的苋菜汁用来做臭豆腐。

  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型:
  ①绿苋:叶片绿色,耐热性强,质地较硬。品种有上海的白米苋,广州的柳叶苋及南京的木耳苋等。
  ②红苋:叶片紫红色,耐热性中等,质地较软。品种有重庆的大红袍、广州的红苋及昆明的红苋菜等。
  ③彩苋:叶片边缘绿色,叶脉附近紫红色 ,耐热性较差,质地软。有上海的尖叶红米苋及广州的尖叶花红等。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生长期30~60天。在全国各地的无霜期内,可分期播种,陆续采收。

  如何种植苋菜
  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粘壤土,而且喜欢偏碱性的土壤。一般采用直播,很少育苗移栽,以采收幼苗供食用。早春2~3月播种,多利用大棚和小拱棚栽培;春栽播种(4~5月),多套种在瓜类、茄果类及豆类下,或与其他绿叶蔬菜混播,分期播种,陆续采收。播种前要将菜地深翻,并撒石灰,每666.7平方米撒150千克。整地时施腐熟的人畜粪为基肥,每666.7平方米春播者约3500千克,夏播者1500千克,秋播者2000千克。畦面整细耙平,宜高畦深沟,畦宽1.2~1.5米为宜。每666.7平方米播种量0.5~0.75千克,播种期偏早,播种量稍大。播种后不盖土或盖薄土,或覆以细沙或草木灰或人畜粪尿。也可用镇土代替覆土。播种后视天气和土壤进行浇水追肥,10天左右出苗。春季气温低,水分多,一般应控制浇水,只有在高温或干旱时才经常浇水。苋菜的生长喜晴不喜瘠,俗话说:“晴天的苋菜,雨天的蕹菜”,就是这个意思。从播种到长有2片真叶时,选晴天进行第一次追肥;约过12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当第一次间拔采收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以后每间拔采收一次追肥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左右或2~3成腐熟人粪尿。并及时除去田间杂草。
  夏秋季播苋菜只需3~5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在盛夏高温期,还需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保湿,做到昼盖夜揭,创造有利于苋菜生长的适温环境,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植株高15厘米左右时及时采收(可间拔,也可一次采收)。在采收前15天可追施2~3成腐熟人粪尿,在后期,追肥主要用速效氮肥,并及时浇水。否则急速开花结实,影响品质和产量。
  苋菜梗即苋菜的主秆,俗称老苋菜,种植苋菜梗,是为制作霉菜梗提供原料。为了获得粗壮的主茎,要采用叶带毛秆粗壮的青绿色的苋菜梗专用品种;采用育苗移栽,按20×20cm株行距定植,施足基肥,多次追肥,使苋菜梗又粗又绿。由于苋菜梗在不少地方处于零星种植,至今尚无文献资料明确报道适于作苋菜梗的品种。

  食疗作用
  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 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 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苋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保健食谱
  1.凉拌苋菜 苋菜500克,大蒜子5克。将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大蒜捣成泥状,将焯好的苋菜放入盘中,放蒜泥、盐、香油、味精,拌匀即可。此菜清淡凉爽,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饮食不香,脘腹痞满等病症。
  2.苋菜豆腐汤 苋菜400克,水发海米20克,豆腐250克,蒜10克。苋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发海米切末;豆腐切成小块,蒜捣成泥;炒锅放火上,加入食油,油热后下蒜泥,煸出香味后下海米和豆腐块,用少许盐焖1分钟,再加水和适量盐;将汤烧开,下苋菜一滚即离火装碗,调味精即可。此菜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功效,对于肝胆火旺,目赤咽肿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3.炒苋菜 苋菜250克,虾仁20克。苋菜洗净,取嫩尖;虾仁洗净剁碎;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下苋菜干炒,入虾仁,炒熟。起锅时入盐少许即可。此菜具有补虚助长的功效,尤宜儿童食用。
  4.苋菜汤 苋菜400克,取嫩尖洗净;锅内下麻油,烧热,入苋菜,旺火炒片刻,再加高汤文火煨熟,起锅装入碗中。此菜清淡凉爽,可通利二便,是燥热便秘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5.紫苋粥 紫苋菜150克,粳米60克。将苋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加入洗净的粳米,再加适量水和盐,武火烧沸,改为文火煮粥。此粥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体虚,大便不畅,急性菌痢,急性肠炎等病症。常食之可益脾胃,强身体。

  注意事项
  苋菜性寒凉,阴盛阳虚体质、脾虚便溏或慢性腹泻者,不宜食用。
  苋菜不宜与甲鱼同食,否则会引起中毒。

  食疗价值
  苋科草本植物苋的茎叶。叶有绿、红、暗紫等色,以色红者较好,称为红苋、赤苋。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季采收,去根,洗净用。
  [性能]味甘,性策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
  [参考]含多量赖氨酸、维生素C、铁、钙等成分。
  [用途]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
  [用法]煎汤,煮粥,或绞汁服。
  [注意]脾虚易泻或便溏者慎服。《食疗本草》说:“苋菜和马齿苋为细末,等份,与妊娠人常服,令易产也。”李时珍也说能“滑胎”,故孕妇亦不相宜。
  1,紫苋粥:紫苋菜150g,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60g,煮粥,一次服食。
  源于《寿亲养老新书》。本方取紫苋菜清热解毒、治痢,以粳米益胃调中。用于“产前后赤白痢”,或作湿热泻痢的辅助治疗。
  2,炒苋菜:苋菜500g,用食油煸炒,调以食盐、醋、大蒜(拍碎、切细),随量佐餐食。
  此菜能健胃进食,并有解毒治痢作用。用于痢疾,湿热腹泻。
  3,苋菜利水汤:苋菜60g,蕹菜100g。切碎,水煎服,或代茶饮。
  苋菜、蕹菜均能利尿除湿,二药配伍,可协同奏效。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或湿热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