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害虫

卫生害虫 -定义

 广义地讲,卫生害虫是指那些可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所有节肢动物。

卫生害虫 -类别

卫生害虫图谱卫生害虫图谱

它们包括有昆虫纲的蚊、虻、蠓、蚋、白蛉、蝇、蟑螂(蜚蠊)、跳蚤、虱、臭虫和蛛形纲蜱螨亚纲的蜱类、革螨、恙螨、疥螨、蠕形螨、粉螨、蒲螨等。

卫生害虫 -危害

 卫生害虫对人类主要危害即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的危害主要有:

卫生害虫的危害卫生害虫的危害

吸血骚扰

如蚊、蠓、虻、蚋、蚤、臭虫以及蜱螨等均为吸血的节肢动物,由于它们的叮咬一般可引起瘙痒甚至红肿。尤其是蚊、蠓等。在某些地区当大量发生时,种群密度极高,往往由于它们成群地袭击,使人难以忍受,严重防碍人们的户外活动。

寄生

如某些蝇类幼虫可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蝇蛆症,疥螨的寄生可引起疥疮等。

卫生害虫的间接危害在于,它们中的一些种类是人类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暴发,可以影响流行区域的社会、文化发展。如由蚤传播的鼠疫,历史上曾3次暴发流行,造成上亿人的死亡,仅我国1900~1949年间由于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就高达100多万,建国后虽然鼠疫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鼠间鼠疫仍有流行,每年都有人被感染甚至造成死亡的报道。再如由按蚊传播的疟疾,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建国前,我国每年被感染的有3 000多万人,受到威胁的人口在3.5亿以上,到80年代每年仍有约60万人被感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疟疾在某些地区近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根据1994年的资料,在全国16个省、区、市疟疾疫区内,有11个发病率较1993年有所升高,最高的达129.9%,而且恶性疟的比例增大,分布范围也在扩大。又如由伊蚊传播登革热,1945年曾在汉口、南昌暴发流行,仅在汉口约有80%的人被感染,此后国内30多年未再发生,但到1978年在广州佛山又再次发生流行之后,该病在近10年来频繁发生,且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由于其流行规律目前尚不清楚,因此防治很困难。

卫生害虫 -传播途径

 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的方式可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所谓机械传播是指它们对病原体仅具有携带、输送等的污染作用,也就是说,病原体只是机械地从一个宿主被传给另外一个宿主。如住区蝇类、蟑螂等,由于它们有喜欢在垃圾等脏物表面停留、觅食的习性,且身体上有许多毛,极易沾染病原体,因此易将人们的食物等生活用品污染,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卫生害虫传播疾病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生物性传播,也是卫生害虫传播疾病最为重要的方式。在这种疾病传播方式中,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必须经过发育和/或繁殖的生理过程后,达到其传染期或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对人或其他宿主动物具有感染能力。生物性传播具体地还可划分为:
①循环发育式传播 即病原体要在媒介体内经历某一发育过程,以完成其生活史,达到感染期,才能被传播给其他新宿主。在此过程中,病原体的数量没有增加。如由蚊虫传播的淋巴丝虫病就属此类型。
②循环繁殖式传播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需经过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通过媒介进一步传播。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多属病毒、立克次体和细菌等,如由蚤类传播的鼠疫。
③发育繁殖式传播 病原体在媒介体内同时要完成生活史的发育和繁殖两个过程,才能被传播进而感染新的宿主。如由按蚊传播的疟疾(疟原虫)。
④经卵或经期传递式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在流行病学中又称为垂直传递,其病原体多为病毒、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媒介则广见于蜱类和恙螨及某些蚊类和白蛉等,其特点是,病原体不仅在媒介体内繁殖,更重要的是还能侵入雌虫卵巢的胚胎细胞、卵细胞,经卵或/和经期传递给子一代或子几代的某期(幼虫)或所有发育期,如由全沟硬蜱传播的森林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