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蜉科

四节蜉科 -分类困难

  四节蜉科Baetidae是蜉蝣目中最难分类的一个类群,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本科成虫的外部形态惊人地一致,在其它科中用来分类的阳茎在本科分类中用不上,因为它们十分退化,呈膜质,交尾时才翻出(Edmunds et al.,1976)。但本科稚虫的形态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2. 对本科的研究极多,但最多只有地区性的总结,缺乏世界范围内全面系统的工作。

  3. 近30来,对本科的研究颇多,分类系统(主要是属征)变动颇大,但主要集中在稚虫,而在此之前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成虫。将以前报道的种类纳入到合适的属中有待于它们稚虫的发现。

  4. 本科是蜉蝣目中的第一大科。据lugo-Ortiz & McCafferty(1999)统计,本科有87属约650种。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23属。

四节蜉科 -稚虫特征

  Wang & McCafferty(1996)提出,本科稚虫的识别可依据以下两个特征:

  1. 头部“Y"型缝伸至侧单眼下方(前方);

  2. 腿节端部具向下弯曲的叶状突起。另外本科稚虫的触角相对较长,腹部各节背板的侧后角明显突出也可佐以识别。本科成虫容易识别,它们的后翅极小或缺失,前翅的横脉极少,具缘闰脉1-2根,复眼上半部分突出呈锥状。

四节蜉科 -目前分类及分类细节

  Spieth(1933)将本科分为3类:Callibaetis类,Baetis + Pseudocloeon类 以及Centroptilum+Cloeon类。Gillies(1991)将上述3类全部提升为亚科,分别为Callibaetinae亚科、Cloeoninae亚科和四节蜉亚科Baetinae。Kazlauskas(1972)将本科分为两亚科: 二翅蜉亚科Cloeoninae(缘闰脉单根)和四节蜉亚科Baetinae(缘闰脉2根)。有些研究者(Riek,1973; Landa & Soldán,1985)将Siphlaenigma属包含在四节蜉科中,但Edmunds et al.(1976)将其作为单独的科对待。

  Callibaetinae亚科(只有Callibaetis属)因为成虫和稚虫的体色极重容易识别。有三方面的特征可将Cloeoninae亚科和四节蜉亚科Baetinae区分开来。

  1. 成虫:二翅蜉亚科Cloeoninae(缘闰脉单根)和四节蜉亚科Baetinae(缘闰脉2根);

  2. 稚虫:至少右上颚的磨齿和切齿之间具一簇细毛(二翅蜉亚科Cloeoninae,但Centroptiloides Lestage,Raptobaetopus Müller-Liebenau和Baetopus KefferMüller三属除外)或左右上颚的磨齿与切齿之间都不细毛簇(四节蜉亚科Baetinae,但Acerpenna waltz and McCafferty,Fallceon Waltz and McCafferty,Guajirolus Flowers 和Cloeodes属除外)。

  3. 稚虫:爪上具2排细齿(二翅蜉亚科Cloeoninae,16属中有9属具有)或1排细齿(四节蜉亚科Baetinae,但Heterocloeon MeDunnough,Chopralla Waltz and McCafferty三属除外)。

  稚虫主要鉴别特征:一般较小,体长在3.0-12.0 mm之间。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运动有点像小鱼;身体背腹厚度大于身体宽度;触角长度大于头宽的2倍;后翅芽有时消失;腹部各节的侧后角延长成明显的尖锐突起;鳃一般7对,有时5对或6对,位于1-7腹节背侧面;两或三根尾丝,具有长而密的细毛。

  成虫主要鉴别特征:复眼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成锥状突起,桔红色或红色;下半部分圆形,黑色;前翅的IMA、MA2、IMP、MP2脉与翅的基部游离,横脉减少,在相邻纵脉间的翅缘部具典型的1或2根缘闰脉;后翅极小或缺如。前足5节,中后足的跗节3节。阳茎退化成膜质。两根尾丝。

  主要生活习性:本科种类繁多,食性复杂。各种水体都有分布,静水区域和流水区域都能采到很多种类,是蜉蝣类中的重要成员。捕食性种类为主。有孤雌生殖的报道。

  我国已知11属,其中大陆地区共知7属。由于目前本科的系统仍在变动,许多属的属征还不明确。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四节蜉科的了解尤其是稚虫的了解太有限,而成虫目前基本上不可能正确鉴定到属级水平,故本文只列出我国大陆地区已知种类和已知属的常用属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