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斑大瓢虫

十斑大瓢虫 -生物简介

十斑大瓢虫,拉丁学名为Anisolemnia dilatata(Fabricius),属昆虫纲鞘翅目扁甲总科瓢虫科。国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主要捕食竹红蚜。

十斑大瓢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0-13.0mm,体宽8.2-12.0mm。虫体底色为橙黄色至桔红色。前胸背板两侧近基部各有一黑斑;小盾片黑色。每鞘翅上有5个大小相似的黑斑。复眼长圆形,触角锤节宽十斑大瓢虫十斑大瓢虫 扁,结构不紧密。前胸腹板纵隆线伸达3/4处。中胸腹板前缘中部,凹入达腹板长度的1/2。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后基线向后缘,并沿后缘伸达侧线。雄虫第五腹板较窄,后缘平直,第六腹板明显外露,后缘平截;雌虫第五腹板较宽,后缘明显弧形外凸,第六腹板几乎全被遮盖,后缘弧形凸出。 卵:长2.4-2.6mm,宽1.0-1.2mm。表面光滑。初产时鲜黄色,接近孵化时淡黑色,但顶部色泽较淡。 幼虫:共4龄。1龄幼虫体黑色,2龄后前胸背板和第一、四腹节转黄色,其余各节黑色。老熟幼虫头黑褐色,体纺锤形,体表覆盖1层灰白色蜡粉,使体表似为灰色。前胸背板拱起,黄白色,后缘各有1个灰褐色刺;中、后胸背板灰褐色。背板上各有3对毛刺,除后胸背板外缘的毛刺黄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胸尽褐色。腹部除第一、四节为黄白色外,其余各节为黑褐色,腹部第一至第八节各有毛刺3对,其中第一、四节上的毛刺为黄白色,其余为黑褐色,第六至第八节气门下毛刺顺次渐小。肛门从第十节向外翻出,形成肉质、可翻绩的吸盘。 蛹:卵圆形。长8.1-10.5mm,宽5.6-7.1mm。蛹体浅黄色,近羽化时桔红色。头部紧贴前胸腹板;前胸背板前缘和后缘各有2个黑斑;中胸中央有2个黑斑;前翅中央各有1个黑斑;后胸背板黄色。第一腹板背面有4个黑斑,第二至第四腹节背面中央各有1对黑斑,第一至第四腹节两侧各有1个毛刺。胸部腹面深褐色,翅端及胸足紧贴胸腹面;腹部腹面浅黄色。最后一次的蜕留在腹本。

十斑大瓢虫 -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24小时后前翅完全硬化,即开始取食。白天和晚上均有成虫羽化,但以白天为多。羽化后要取食30-40天后才开始交尾。成虫交尾绝大多数在白天,而且以上午较多;一股交尾十斑大瓢虫十斑大瓢虫 历时9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经多次交尾后才开始产卵,此后边交尾边产卵,产卵期可长达2个多月。成虫1天24小时均有产卵现象,但多数集中在14-18时。成虫产卵时,卵粒多整齐地排列在竹叶的叶脉或叶柄上。卵期约4-6天。卵孵化前卵亮透明,透过卵壳可见黑色的虫体。 幼虫孵出后静伏在卵壳上不动,取食卵壳及剩余物,10-14小时后开始分散取食。幼虫接近脱皮时,全体颜色变浅,体上像撒上1层白粉末,本龄幼虫尤甚。刚脱皮时,幼虫的头,前胸背板,3对胸足,第一和第四腹节背面及各节的毛刺和末节均为黄色,中、后胸背面各有2个浅黄色斑,各胸节腹面及腹部背、腹面黑色,约30-50分钟后,头、胸足和胸、腹上的毛刺转黑,只剩前胸及第一、四腹节背面黄色。幼虫共4龄,由于成虫产卵期长达2个多月,不同时间产出的卵块孵出的幼虫,历或相差3-4天;而最初产出的卵块和后期产出的卵块所孵出的幼虫比较,历期相差7天左右。 老熟幼虫取食数天后,多静伏在周围有大量蚜虫的竹叶上,进入预蛹期,预蛹期一般1-3天。蛹期4-6天。幼虫、蛹的表皮及成虫的三对胸足受强烈刺激时会分泌出橙黄色液体。幼虫捕食量随着龄期增加而明显增加,1龄幼虫平均每天捕食竹红蚜38.4头;2龄幼虫捕食量为103.5头;3龄幼虫捕食量为189.2头;4龄幼虫捕食量为1082.9头;成虫初羽化时捕食量为712.9头,成虫交尾前捕食量为1413.2头。在十斑大瓢虫的生活历朝中,幼虫期较短,只有20天左右,而成虫历或长达几个月,而且成虫有翅,活动范围较广,因此在捕食竹红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成虫。十斑大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在白天和黑夜均取食,相比之下,白天似乎多一些。幼虫和成虫均有一定的耐饥能力,而且龄期越大,耐饥力越强,刚孵化,刚脱皮和刚羽化的一般比经过取食后的耐饥力差,成虫经取食15天后的耐饥力可达12.5-61.0天,一般也可达35.8天。在食料充足的情况下,幼虫间并无相互残杀现象,但在饥饿状况下,除1龄幼虫外,其余各龄均有互相残杀的现象;成虫则无此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