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斑巧瓢虫

十二斑巧瓢虫 -基本信息

 

十二斑巧瓢虫十二斑巧瓢虫

中文名:十二斑巧瓢虫   

拉丁学名:Oenopia bissexnotata (Mulsant)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麦蚜、棉蚜、玉米蚜   

寄主危害作物:小麦、棉花、玉米

十二斑巧瓢虫 -形态特征

 

十二斑巧瓢虫十二斑巧瓢虫

成虫体长5mm,宽4mm左右,体周缘长卵形,呈弧形拱起。头部前部黄色,后缘黑色:复眼黑色或有浅色外环:口器褐色:触角黄褐色。前胸背后板黄色,后缘有1黑色中部二分叉的斑。分叉可向前伸延至背板前缘,使背板大部分呈黑色,仅前角上有1大四边形黄斑,中部呈黄色楔形斑。小盾片黑色。鞘翅黑色,各有6个黄斑,排成内外两纵行,内行在鞘翅中偏内侧.外行靠近外缘。各斑的排列为:1斑在小盾片旁,前缘达鞘翅基缘:2斑在肩角处:3斑稍前于鞘翅1/2处:4斑在外缘近中部:5斑在内线5/6处;16斑与5斑在一直线上。腹面黑色。足除腿节部分黑色外.余为褐色。鞘翅缘折仅外缘1/3及2/3处黑色、余黄色。

十二斑巧瓢虫 -生物学特性

成、幼虫捕食麦蚜、棉蚜、玉米蚜等,发生量很少。关中5、6月发生于麦田,陕南7月在秋作物上有活动。

十二斑巧瓢虫 -地理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新疆,北京,河北,山东,湖北,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俄罗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