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尾凤蝶

宽尾凤蝶 - 生活习性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宽尾凤蝶的5龄大幼虫在受惊而翻出臭角时,还使三胸节鼓凸呈特大的三角形,配合其上的三大黑斑,形成毒蛇样的威吓姿态,籍以自卫。红角大粉蝶的5龄大幼虫在受惊时,能抬起虫体前五节,配合其腹面特具有的斑纹,酷似攻击前的眼镜蛇的姿态,恐吓外敌,籍以自卫。

宽尾凤蝶 - 形态特征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成虫前翅底色黑褐色, 后翅与之相同, 但在中室附近有大型白纹, 后缘则有成排之红色弦月形纹。此蝶与其他凤蝶最明显不同之处就是其后翅尾突特别宽大,内有两条脉纹贯穿其中,此为其他种类所无之特征。雌、雄外形相似,但雌者较大。

宽尾凤蝶 - 主要分布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台湾。海拔1000到2000公尺的山区,喜欢在向阳的崩塌地活动,并将卵产在属于崩塌地先驱树种的檫树上,因此已有生物学家提出一个相当讽刺的论调,就是去年921大地震所造成的山崩地区,由于适合檫树的生长,因此对于濒临绝种的宽尾凤蝶而言,说不定反倒是个绝佳的生命转捩点。

宽尾凤蝶 - 生态地位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该种为台湾特产,极为稀有。成虫栖息时常平放翅膀,飞行缓慢,常作滑翔飞态,幼虫寄主于檫树。在乌来和台东都有采集记录。该种在学术上有很高的价值,有中国“国蝶”的美誉。

宽尾凤蝶 - 保护情况

宽尾凤蝶喜欢出没于海拔1000到2000公尺的山区,早期这些地点都是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方,加上其发生期仅限于每年5到8月间,因此当时的采集记录非常稀少,而被称为「梦幻之蝶」,但却也因为声名大噪,一对宽尾凤蝶往往可以卖到上万元,在金钱的驱使下,也使宽尾凤蝶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宽尾凤蝶 - 生长过程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卵期——卵的外观呈圆球形,色泽为淡黄色,直径约为 1.4 mm,高约 1.2 mm。表面光滑,底部扁平,中央有一不明显精孔。卵寄生蜂为其天敌。卵期约为 5~6 日。

幼虫期——初龄幼虫外观拟态鸟粪状。一龄幼虫头部、胸、腹部呈灰褐色,随着幼虫成长,体色逐渐改变为黑绿色;终龄幼虫头部黄褐色,体呈翠绿色。终龄幼虫体长约为 60~70 mm。一龄幼虫体表散生灰白色刺毛,三胸节背方及腹节末端各有一对角状突起,随着幼虫成长,刺毛消失,前胸及腹节末端有一对角状突起,各体节亚背线有小突起,胸节两侧及第 2 腹节体侧延伸到第 4~5 腹节背方及第 8、9 腹节背方有白色花纹,外观呈鸟粪状。终龄幼虫后胸两侧有褐色外框之黑眼纹,第1腹节后方有一带白框之黄褐色圈状带纹,第 2 腹节第 4~6 腹节有具黑框之褐色圈纹。有小茧蜂、寄生蜂、寄生蝇、食虫椿及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幼虫发育期约需 30~35 日不等,视温度而定。刚孵化之初龄幼虫停栖于寄主叶表中肋,幼虫摄食嫩叶,老熟幼虫喜爱停栖于寄主植物成熟叶面,会于固定叶面吐丝造一虫作,平时栖息其上并取食其它叶片。幼虫前胸具橙红色半透明臭角,平时缩于前胸背板缝内,受到惊吓或骚扰时,可外翻伸出,并分泌具臭味之橙色液体,用以驱敌。

宽尾凤蝶宽尾凤蝶

蛹期——蛹为带蛹,丝带通过后胸背方悬挂于固定物上,为灰或白色。蛹体呈褐色,体表粗糙类似青苔蛹,长 35~40 mm。中胸背方稍微隆起,头部前端呈斜截状,外观拟态枯枝。蛹期长达 7 个月,冬季以蛹越冬。老熟幼虫于寄主植物枝条或附近隐密之植物枝叶间,寻找适当地点吐丝化蛹。外观拟态枯枝状,藉以混淆天敌耳目。

成虫期——雄蝶前翅端稍圆,整体外观狭长,无任何明显花纹,后翅外缘呈波浪状,具大型尾状突起,突起内有两条翅脉通过。后翅内缘轻微反卷,长有细长黑色鳞毛。雌蝶体型较大,外观与雄蝶相似。成虫翅表为黑色,本种为大型蝶种,展翅约为 8.0~9.0 cm。有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鸟类等捕食性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