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褐盲蝽
学名 Sahlbergella singularis Haglund
英文名 Cocoa mirid Brown capsid.
分类地位 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
分布 塞拉利昂、加纳、多哥、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乌干达、扎伊尔、刚果、加纳、斐南多波岛等地。
寄主植物 Berria amonilla、几内亚斑贝(Bombax buonpozese)、吉贝(Ceiba pentandra)、苏丹可乐果(Cola acuminata)、异叶可乐果(Cola diversifolia)、大叶可乐果(Cola gigantea glabrescens)、侧生可乐果(Cola lateritia maclaudi)、半氏大叶可乐果(Cola millenii)、亮叶可乐果(Cola nitida)、Nesogordonia papavifera、臭苹婆 (Sterculia foetida)、单花苹婆(Sterculia rhinopetala)、二色可可(Theobroma bicolor)、可可(Theobroma cacao)、小可可(Theobroma microcarpum)。
可可褐盲蝽 -主要特征
成虫 体长8~10mm,宽3~4.5mm,褐至红褐色,或多或少散布浅色斑,体前方色较淡。触角褐至黑色,第1节较淡,胝有时全黑,或多或少隆出,小盾片中部色深,其上的小瘤突和前胸背板上的短瘤突较底色略深或略浅。前翅膜片黄色,密布大型褐斑。体下方中央黄色,两侧多色深,并具1纵列黑斑。喙褐至黑褐色。足基节褐色,或多或少具浅色斑,腿节黑褐色,有1白色或黄白色宽环,两侧黄白色,基部及末端狭窄黑褐色,散布稀疏褐色碎斑。跗节淡白色,末端褐色,爪黄褐色。触角第2节约为第1节长的5倍,约与头及前胸背板之和等长,约为第3节长之2倍,第4节短于第3节。前胸背板后缘约为头宽的1.5倍,且明显宽于中线长,几为前缘宽的2倍。盾片有时向后呈短突尖状伸出,加粗,但不呈结节状,外缘直。
卵长1.6~1.9mm,圆筒形,白色,孵化前玫瑰色。端部稍弯曲,前部有隆线,有2个不同长度的附器。
若虫玫瑰色,后变栗色,圆形或小球形。老龄若虫开始长翅,腹节有明显的圆疣,并整齐地横向排列于每个环节。胸及小盾片有皱纹。触角与成虫同。
可可褐盲蝽 -生活习性
主要为害可可树冠、枝条、树干木质部、果荚、果柄等,常在背光的一面为害。为害初期,被害荚出现圆形小斑点,后变黑、腐烂或开裂。幼果被害后发生凋萎或形成僵果。嫩梢被害后先出现水渍状梭形斑点,后变黑,组织干枯下陷,被害处出现纵折痕。如果一个嫩梢或枝条上有多个被害斑点,就会造成被害斑上部的枝条全部枯萎。茎干被害后出现细长卵形下陷斑,表面有裂纹,约20天后树皮裂开,可看到死后韧皮纤维的网状结构。如果受害茎干组织愈合,则在白斑边缘产生梭形突起的痂。
可可褐盲蝽 -传播途径
随可可及寄主植物种苗、枝条、果荚传播。
可可褐盲蝽 -检验方法
为了正确做出鉴定,首先必须掌握大盾盲蝽属Sahlbergella的特征,现将属的特征描述如下:体长卵形,无光泽,全体被平伏短毛。头短,背面观头宽约为头长的3倍,前面观头约为头长的2倍,侧面观头长略大于高。头顶后方有1个或1对小形凹陷,额端有1对向前伸出的短突,略呈分叉状。唇基强烈前伸,小颊高,外咽片短。眼大,宽约为头顶宽之半,向两侧伸出,具短柄。触角较短,毛被半直立,第1节粗短,略短于头,第2节细于第1节,且有为数不多、排列不甚规则的节结,末端渐膨大,第3节短,基部狭,向端渐膨大,正纺锤形,略粗于第2节;第4节短于第3节,水滴状,微细于第3节,喙伸达中足基节,第1节强烈加粗,不达头后缘。前胸背板六角形,后缘中部平坦地前凹,后缘宽度大于长度,远宽于前缘,侧缘略凹弯,侧角宽钝,领宽。前胸背板盘或拱隆,具粗大刻点,并散布若干光滑的小结节或小瘤突,胝卵圆形,微隆,界限明显。前胸领部两侧由背面看不到前足基节臼。小盾片大,或多或少强烈拱隆,表面构造同前胸背板。前翅长于腹部,楔片较宽,膜片有1大形翅室,后角较尖。腿节简单,胫节很粗,略弯,圆柱形,外侧不呈波曲状,密布半直立毛。可可褐盲蝽与狄氏盲蝽Distantiella theobroma (Dist)的为害习性和生物学特性极相似,而且在南非某些地方分布重叠。
有关检疫规定 可可褐盲蝽是k 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应严格施行检疫。
可可褐盲蝽 -参考资料
[1] 可可褐盲蝽 http://www.hrbnjfw.com/zbzj/jy_info.asp?id=37&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