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甲科

蚁甲科 -形态描述

 

拉丁名:Tyrus mucronatus拉丁名:Tyrus mucronatus

体长0.5-5.5mm(一般1-2.5mm),狭长,稍凸起或平扁型,通常前胸背板窄于鞘翅或腹部。多为红或红棕色,体表光滑,或被直立或卧毛,头后收缩成颈,常有一对凹窝,或突起。有时触角会少于11节,或仅有12节;触角向端部或逐渐膨大,或末端有一个由1-5节组成的端锤。下颚须通常很大,端节大,多变化,但个别情况下也很退化,只有1或2节。下唇须很小,1或2节。前胸背板侧边不明显或无侧边。无背腹缝,前足基节邻接或有狭窄的分隔,小盾片通常退化,观察不到。鞘翅短,末端平截,腹节背板一般4-8节外露。后足基节相互邻接到比较远离,有多种变化,向两侧延伸与鞘翅侧边相遇。后胸腹板内骨短柄状。后翅臀区退化。跗节多为3-3-3式,有时2-2-2式。腹节相对固合,一般可见4-8节,第9腹板有时可见,多半膜质化。有时候,在鞘翅端部和第1可见腹节背板上有毛状体(trichomes皮毛)。雄器有独立的基片,侧叶附着在中央体上,或无侧叶。
幼虫狭长,通常高度骨化,上唇固合到头壳上。触角有长感觉圈,一般长于第3节。上颚镰刀状,内侧为锯齿形;无臼齿和臼叶,下颚合颚叶不分裂,末端钝。无唇舌。咽缝汇合在一起。尾须或者很短固定,或者缺失,有时无气门。
蚁甲的鞘翅较短,大部分腹部裸露在外。但与一般的隐翅虫不同,蚁甲的腹部是无法自由活动的,腹部也往往比头部要宽阔。雄性蚁甲触角的最端部几节往往特化成各种形状以及在虫体的任意部位出现多样化的性征。

蚁甲科 -生物学描述

 

拉丁名:Claviger longicois拉丁名:Claviger longicois

蚁甲的生物学特性很少被人所知,但是一般认为他们是跳虫和螨虫的捕食者。此外,一些种类的“好蚁性”也激起了科学家们对其行为学的研究。特化的形态和好蚁的行为在寡节蚁甲亚科(Clavigeritae)中得到极度发展。他们的虫体形态在寄居于蚁巢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腹部完全愈合形成一平坦区域,其上着生有香毛簇用来吸引蚂蚁舔舐以及触角愈合至3-4节,并形成特异的棒状结构,顶部通常具特异的感应区域。

蚁甲科 -分类及分布

 

拉丁名:Claviger testaceus拉丁名:Claviger testaceus

1995年Newton和Thayer根据某些共有的形态学特征将他们归入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四眼隐翅虫系(Omaliine group)之前,它们都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科(Pselaphidae)来对待。蚁甲亚科下包含7个超族(supertribe): Faronitae, Euplectitae, Goniaceritae, Pselaphitae, Clavigeritae, Bythinoplectitae和Batrisitae。本亚科种类丰富,特别在热带种类极为丰富,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全世界已知种接近10,000种,分别被归入超过1,100个属。通常可在落叶层、草丛、苔藓、某些真菌和其他一些微型环境中发现他们的踪迹。绝大部分蚁甲种类体色黄色至棕色。在野外,它们看上去类似缓慢爬行的蚂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