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沟绿茧蜂

侧沟绿茧蜂 -基本信息

  中文名:侧沟绿茧蜂
  拉丁学名:Microplitis sp.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
  科:姬蜂科
  功能类别:寄生性天敌
  寄主昆虫:银纹夜蛾、粘虫、棉铃虫
  寄主危害作物:蔬菜、棉花

侧沟绿茧蜂 -形态特征

  体长3.5—4.2毫米,黑褐色。触角18节,黑色。中胸背板无盾纵沟,侧板有斜纵沟。前翅有3个肘室,第二室略小,三角形,径脉第一段与肘问横脉等长。后足胫节距短,为第一跗节长的1/3。草绿色,单个存在。

侧沟绿茧蜂 -中红侧沟茧蜂介绍:

  中红侧沟茧蜂是年在河北望都、博野等县进行棉田夭敌资源调查时发现的一种夭敌昆虫。经浙江农大何俊华鉴定, 为国内新纪录。几年来, 已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以及人工饲养等方面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滞育越冬情况简介如下:
  1.中红侧沟茧蜂属低龄幼虫的内寄生蜂:产卵适宜的寄主龄期为1龄末至2龄初期。当寄主发育到3龄进入暴食期之前, 蜂的老熟幼虫便钻出寄主体外, 就近结茧化蛹。寄主虽不很快死亡, 但已失去取食危害能力。
  中红侧沟茧蜂属于单寄生性天敌。雌蜂具有辨别适龄寄主是否已被寄生的特性, 不会在同一寄主内连续发生两次以上的有效寄生行为。对寄主有很强的觅寻能力。据室内测定, 每头雌蜂平均可寄生28或29头寄主, 最多达40头以上。
  2.寄主范围:在夜蛾科昆虫中, 包括实夜蛾属在内的5个属以上的害虫, 如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等都是它的主要寄主。据在冀中棉区系统调查, 对棉铃虫各世代的平均自然寄生率为22.9%。在寄主种类比较丰富而又交错发生的区域, 其自然寄生率可高达50%以上。在河北对麦茬玉米苗期上二代粘虫的自然寄生率也很高, 有些地区达50%-70%。
  3.世代周期:在22-27℃的适温条件下, 完成一个世代10.2一18.5天。在华北地区, 年发生7-8代, 适宜人工繁殖。
  4.适应性较强:一般在20一27℃, 40%一90%相对湿度的范围内, 成虫均能保持正常的寻找寄主产卵寄生能力, 比较适合于我国中、北部的气候条件。在茧期绿茧或褐茧都有很强的抗逆性能, 据测定, 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的常规浓度对其几乎没有杀伤效果。
  5.滞育问题:在适温及长日照条件下, 中红侧沟茧蜂结绿色茧。当日平均温度降到21.5℃,平均日照时间降到12小时33分, 中红侧沟茧蜂的茧色开始发生变化, 部分个体的茧色变为褐色。当日平均温度降到17.9℃以下, 日照时间降到11小时45分以下时, 则全部结为褐色茧。
  在河北保定, 上述情况出现在白露至秋分两个季节期间。由于褐色茧的茧色和土色非常相似, 且结茧后多落于地面, 所以在田间不易发现。将褐色茧越冬茧分别置于田间地面及室外各种不同环境下越冬, 历期6个月, 到翌年4月至5月上句, 均能正常羽化。羽化率在70%以上。在试验室内, 模拟上述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 以粘虫为寄主进行人工饲养繁育, 同样能产生褐色的越冬茧。将这种茧置于10℃的恒温条件下, 能够保存1年左右。说明该蜂属于兼性滞育型昆虫(任意型滞育)。只要给予特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随时都能产生滞育虫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