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足龙

挺足龙简介


挺足龙(学名Erectopus)是异特龙超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下白垩纪的法国。它的化石是于19世纪晚期在法国东部的地层被发现,这个带有磷酸盐的地层年代为阿尔比阶,亦同时发现了蛇颈龙类、鱼龙类及鳄鱼的化石。

 


挺足龙

 

挺足龙详细资料


中文名称( chinese ) 挺足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 erectopus

发音( pronounced ) ee-rek-to-pus

含义( meaning ) 垂直的, 竖式的, 正直的足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

tetanurae 坚尾龙类

spinosauroidea 棘龙超科

属( genus ) erectopus 挺足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e. sauvagei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e. insignis= "megalosaurus" insignis

e. superbus=e. sauvagei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早期 albian

分布( found in ) 法国 埃及 葡萄牙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推测体重( mass ) 200公斤.

发现者( discoverer ) von huene, 192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von huene, 1923


挺足龙化石及命名


这些骨骼原先是Louis Pierson的私人收藏,并由索瓦士(H. E. Sauvage)于1882年首先描述。索瓦士将此化石分类在斑龙中,并称为“”。于1932年,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重新描述了这些化石,并质疑其是否属于斑龙。休尼将它们命名为萨氏挺足龙()。后来,这套化石在Louis Pierson死去后就失散了,而正模标本更被认为是遗失了。不过一些骨头的铸型就存放在巴黎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而由索瓦士于1882年描述的左上颌骨前端则在20世纪晚期被寻回。这些资料足以就挺足龙作重新评估,目前的正确学名是“”。寻回的上颌骨被编定为选模标本,而铸型则成为塑模标本。塑模标本包括了部份右前肢、左股骨、左跟骨、右胫骨的近端与远端、以及右第二蹠骨。挺足龙的属名意为“直立的脚部”,是根据它的脚部结构而来。

挺足龙分类


基于胫骨远端的形态及距骨的形态推论,挺足龙被分类在肉食龙下目的异特龙超科中。它是欧洲下白垩纪的肉食龙下目中第三年轻的,其他两者分别是发现于法国南部Montmirat镇的兽脚亚目恐龙(凡蓝今阶),及怀特岛的新猎龙(巴列姆阶)。

5鉴定 在2005年,Allain鉴定挺足龙有以下特征:上颌骨的前端圆形、股骨颈修长、跟骨前背缘向背侧突出、跟骨的长度为高度的两倍、胫骨跟距骨连接面有后内侧突、第二蹠骨的长度相当于股骨的一半、第二蹠骨的近内侧后缘弯曲。

挺足龙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Dinosauria
目 蜥臀目,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Theropoda
下目 肉食龙下目,Carnosauria
总科 异特龙超科Allosauroidea
属 挺足龙属,Erectopus,Heune,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