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面龙

鸟面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主要分布在蒙古。

鸟面龙介绍

 
1998年古生物学家在蒙古发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头骨(下图),经过研究鉴定后确定为新属,命名为鸟面龙,这种一种敏捷的小型兽脚类,在骨骼结构上与鸟类现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几乎就是一只不会飞的大鸟。

中文名称( chinese ) 鸟面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 shuvuuia

发音( pronounced ) shu-voo-ee-a

含义( meaning ) 像鸟的脸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

tetanurae 坚尾龙类

avetheropoda 鸟兽脚类

coelurosauria 虚骨龙类

maniraptoriformes 手盗龙形类

amaniraptora 手盗龙类

paraves 近鸟类

alvarezsauria 阿瓦拉慈龙类

科( family)     alvarezsauridae 阿瓦拉慈龙科

亚科( subfamil) mononykinae 单爪龙亚科

属( genus ) shuvuuia 鸟面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s. deserti 戈壁鸟面龙

鸟面龙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晚期 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 蒙古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长1米

发现者( discoverer ) chiappe, norell & clark, 199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chiappe, norell & clark, 1998

鸟面龙 - 古生物学 


鸟面龙是小型及轻巧的动物,约只有60厘米长,是已知最小型的恐龙之一。头颅骨亦很轻巧,有修长的颌部及小型的牙齿。鸟面龙在非鸟类的兽脚亚目中颇为独特,它的上颌可以作出脱离脑壳的独立动作。

  
鸟面龙的后肢很修长,而脚趾很短,可见它有奔跑的能力。前肢却很短及强壮。虽然鸟面龙原先被认为其前肢只有一指,但新的标本显示有退化的第二指及第三指。鸟面龙可能利用前肢来挖开昆虫(如白蚁)的巢,而细长的嘴部则用来吸食昆虫。蚂蚁及一些白蚁类是在白垩纪演化出现。

鸟面龙
鸟面龙 - 羽毛 


复原图图册鸟面龙是第4种有直接证据的有羽毛恐龙。模式标本被小型、空心、管状的结构所包围,就像是现今鸟类羽毛的羽轴。虽然这些结构已严重变质及保存较差,但生物化学的研究显示这些结构包含了会衰变的β角蛋白,明显地缺乏α角蛋白。β角蛋白可以在所有鸟类及爬行动物的外皮细胞中发现,而只有鸟类羽毛是完全没有α角蛋白的。这些发现显示鸟面龙应该是覆盖一层羽毛的。

鸟面龙
鸟面龙 - 大众文化

鸟面龙出现在探索频道的节目《恐龙星球》(Dinosaur Planet)的第一集,被一只迅猛龙追捕,最后成为一只偷蛋龙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