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齿龙

棱齿龙(拉丁学名:hypsilophodon),是中等大小、身体很轻的陆生双足动物。上颚前部齿和特别长的朝向后方的公共杆显出其原始性。臼齿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单列,且3颗一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为尖蹄形。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棱齿龙的第一个骨骸是在1849由早期古生物学家发现。

棱齿龙

棱齿龙 - 基本资料

棱齿龙图册中文名称;棱齿龙
拉丁文名: hypsilophodon
恐龙体长: 全长约2.3米,臀高1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蕨类植物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生存地点: 英格兰南部
辨认要决: 两腿修长,喙嘴狭窄锐利,手臂长,手有5指
恐龙种类: 鸟臀目·鸟脚类

棱齿龙

 

棱齿龙

棱齿龙 - 基本简介 

棱齿龙 
到距今1.1亿年前后的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非常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棱齿龙全长1.4--2.3米,臀高1米,两腿修优美。喙嘴狭窄锐利,给它咬食树的枝叶带来很大方便。手臂长,手有5指,很适合抓扯食物并能捧食。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们可能是鸟脚类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棱齿龙发现过程

棱齿龙的骨架模型,位于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图册棱齿龙的第一个骨骸是在1849由早期古生物学家发现。然而在当时,这些骨头被认为属于年轻禽龙。直到1870年代,古生物学家汤玛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uxley)发表了棱齿龙的完整叙述。在棱齿龙第一个种被命名后,威廉·达尔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牧师提供赫胥黎大量的棱齿龙化石。

早期古生物学家将这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塑造成不同模样。在1882年,有些古生物学家提出棱齿龙如同现代树袋鼠,能够攀爬树以寻找躲藏处。这个观点持续了一世纪。然而在1974年,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提出棱齿龙更准确的肌肉与骨骼结构,并说服了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棱齿龙是生存于地面上。

之后发现了3个接近完整的化石,以及20个较差的化石,尤其是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威特岛。在威特岛的一个地点中发现12只棱齿龙化石集合在一起,可能是一群恐龙被上涨的潮水困住。化石在其他地区如英格兰南部、葡萄牙都有发现。

棱齿龙的两侧肋骨有软骨构成的骨板,小头龙与奇异龙也有类似的骨板。目前棱齿龙只有一个种,就是赫胥黎当初所命名的福氏棱齿龙(H. foxii)。加尔东与詹森在1979年命名了另一种维氏棱齿龙(H. wielandi),但该种现在被认为是福氏棱齿龙的一个突变个体。

棱齿龙

棱齿龙形态特征

棱齿龙图册棱齿龙是种相当小的恐龙,头部只有成人的拳头大小。虽然没有细颚龙那般小,但棱齿龙身长只有2.3米。棱齿龙的高度只有达到成年人类的腰部,重达50到70公斤。
如同大部分小型恐龙,棱齿龙是二足恐龙,并以二足奔跑。棱齿龙的体型适合奔跑:重量轻、迷你骨骸、体型低、气动性体型、长腿、做为平衡用的硬挺尾巴。
因为棱齿龙的体型小,它们以高度低的植被为食,极可能类似现代鹿以幼枝与根部为食的行为。根据棱齿龙头颅骨的结构,以及位在颌部后方的牙齿,显示棱齿龙有颊部,这种先进结构可帮助咀嚼食物。棱齿龙的颌部有28到30颗棱状牙齿,上下颌的牙齿形成一个很好的咀嚼面,而且颌部铰关节低于齿列,当上颌向外移动时,下颌会反向朝内移动,上下齿列便会不断互相磨合,棱齿龙可能借由这个方法,自行轮流磨尖这些牙齿。如同所有鸟臀目,这些动物的牙齿是不停的生长出来。
棱齿龙对于后代的照顾程度还不明确,但是已经发现整齐布置的巢,显示在孵化前已有部分照顾。目前已经发现大群的棱齿龙化石,所以棱齿龙可能以群体行动。因此棱齿龙类经常被比喻为中生代的鹿,尤其是棱齿龙。
尽管棱齿龙生存于恐龙时代最后一期白垩纪,它们仍拥有许多原始特征。例如,棱齿龙每个手掌有五个指骨,每个脚掌有四个指骨。大部分恐龙到了白垩纪失去这些多余的特征。虽然棱齿龙的喙状嘴如同大部分鸟臀目的嘴部,它们的颌部前方仍拥有三角形牙齿。大部分恐龙到了这个时代,都失去了前部的牙齿。但对于棱齿龙的前部牙齿,是否具有特殊功能仍在争论中。
棱齿龙类的演化从晚侏罗纪到白垩纪末仍保持停滞状态。可能因为棱齿龙类已经相当适应它们的方式,因此它们的物择压力很低。

 

棱齿龙

 

棱齿龙 - 生活习性

这种鸟脚类恐龙成群生活,遍布欧洲和北美。它啃食低矮的植物,先将树叶储存在颊囊里,然后再用后面的牙齿慢慢咀嚼。逃跑是棱齿龙自卫的惟一方法,它能够像羚羊一样躲闪和迂回奔跑。它还具有敏锐的双眼,以发现逼近的食肉动物。